士兵下去,瞎毡心里面在琢磨,大约不会扣押我,否则态度不会这么客气。心稍稍安了安,说:“郑相公,我不敢受。”
要感谢唐朝的民族大融合政策,无论吐蕃或者党项人,有许多人会说汉语,包括瞎毡,交流比较方便。
“你既然前来投诚,就是我朝的臣子,为什么不敢受。不但我马上给你大量布帛,也会写奏折请求朝廷授你官职,以后朝廷还会象对你父王一样,不断地给你赏赐。”
瞎毡再次跪下,不是感谢的,说道:“但我求郑相公一件事。”
“有什么要求,尽管吩咐。”
“若是西夏人来攻,请贵国派军支援。”
后来元昊听说瞎毡降宋,果然大怒,先是派军队在兰州的南边阿干河上筑一城。
瞎毡禀报宋朝,宋朝又派使者任命瞎毡为缘边巡检使,命令他进攻阿干城。
其实这是一次机会,若是宋朝与吐蕃联手,不但能将阿干城拔去,也能将吐蕃再次拖下水,两国联手对付元昊。从地理上阿干城离德顺军并不远,其境内也比宋境各族齐心。
然而宋朝没有出兵,瞎毡自己不敢单独行动,让元昊派出大军,不但保卫了阿干城,还捣掉了龛谷城。唃厮啰本想救援其子,为时已晚,让元昊得到兰州黄河以南大部地区,声势大振。
这就是消极防御,神马以和为贵思想作怪的结果,步步跟着对手走,一点主动权也没有掌控,国家虽大,只能窝囊的存活。
郑朗未必有多少军事眼光,但知道了,绝不会让它发生。
于是爽快地答应道:“瞎毡,我的一些事迹你应当听说了。”
“我听说了,你是大宋的文奎星。”
“我不是什么星星,但我说过的话向来皆遵守承诺,要么不答应。我现在给你的答复就是,若是西夏没有大部向泾原路发起进攻,只要你境内受到西夏人的侵略,我一定会率军对你进行支持。”
“谢过郑公。”
“你知道我为什么非要让你亲自前来吗?”
“是让我归顺贵国。”
“错,我也不想扣押你,你既然归顺我朝,人在龛谷城与在渭州有何区别?”
“那为什么?”瞎毡大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