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四百三十三章 请使(上)(3 / 4)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天渐渐地冷。

好玩的事便来了。

朝廷派知制诰梁适出使契丹,通报一下情况,元昊这个小贼先是入侵府麟路,然后动用十几万大军入侵泾原路,侥幸被我朝将士击败,十几万西夏军队几乎全军覆没。

与这个蛮横的小弟弟不敢耀武扬威的,也要说一说,俺们宋朝也不弱,你们契丹人还老老实实的得我朝财帛,遵守盟约吧。

同时也催一催,我们宋朝增加二十万岁币,你们契丹人也答应替两国调解。我们宋朝并不想消灭西夏,可这一次次的侵犯我朝,算怎么一回事?你们契丹人的调解哪里去了?

并且现在和,宋朝君臣也感到有面子,这不是城下之盟,史书羞之。而是宋朝爱惜百姓,这才罢战退兵。

当然,这次出使没有什么危险,远不及富弼的出使凶险多多,压力巨大。更没有几年后那次出使让赵祯惦念……泾原路大捷,也传到契丹。

战役规模打得很大,并且契丹人不再袖手旁观,终于将视线集中在西北,因此契丹君臣很快得到消息。

将他们吓着。

辽兴宗将耶律仁先与刘六符召来,二人出使宋朝有功,耶律仁先加同知南京留守事,刘六符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此时契丹在冬捺钵,地点在潢河与土河汇合处的一片平原区,又名广平淀,地势平坦,除了榆柳外,其地多沙,冬月稍暖。其地在契丹上京东南,中京之北,离宋朝稍近。也是契丹贵族主要分布区域,所以于冬捺钵之时,辽主常驻此与大臣会议国事,或者接见各国使臣,主要便是宋朝使者,顺便受北宋及诸国贡礼,暇时则外出校猎习武。

离幽州不算远,两臣迅速召回。

对郑朗又熟悉又陌生,听过他的名字,还看过他写的字,但契丹诸臣中,只有耶律仁先与刘六符与郑朗有过交往。

辽兴宗将情况一说。

刘六符说道:“陛下不用担心,宋军一直很顽强,否则当年圣皇帝早将宋朝灭败。此战之所以胜利,固然是宋军不可小视,也是西夏国力狭小,还有一人之功。”

“你是说……”

“若没有郑朗,宋军休想取得这次大捷。”

刘六符仅说对一半。

宋军能打败西夏人,契丹人未必能打败西夏。不是契丹不如宋朝与西夏,看战役怎么打,在何处打,西夏若是入侵契丹,有多少人得死多少人,可一旦进入西夏核心区域,无论宋朝或者契丹,若是不小心翼翼,同样会败得很惨。

正是抱着这种轻视的心态,契丹悲催的命运即将开始。

刘六符这种说法也代表着大多数契丹大臣的想法,更代表着九成生活在契丹境内汉人的想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