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国“兄弟友邦”,臣子见到对方主君皆自称为臣,皇帝的哥哥与弟弟,敢不称臣!
实际郑朗信中说了,很含糊,多一略而过,其他全是好听的奉诚话,不良之言,但用了四六骈体写的,除了营养不良外,倒也花团簇簇,很美丽的一篇骈文。
郭逵又说道:“郑相公又关照臣再带口信给陛下,陛下乃是尊贵之体,前来攻伐西夏,以扬契丹国威,本是好事。可是元昊此人颇是狡猾,陛下万万不可大意。”
辽兴宗大笑,笑完后说道:“郑卿是好心,他也有才华,可论军事,未必及我朝。军队也是我朝最为强大,至于元昊……”
又是大笑。
郭逵道:“小心一点为好,而且郑相公也担心,陛下毕竟身份尊贵,不能有任何大意与危险。所以又向我朝陛下进言,派一些将领做了安排。”
“什么安排?”
“郑相公的意思与朝廷一样,我朝与西夏已经议和,陛下最好不要开战。但开战了,郑相公一直很担心陛下,请我朝皇上下旨,做了布置。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有失,我朝会冒充贵[***]队,以保卫陛下安全。”
“都是什么话!”辽兴宗很不悦,还没有开战呢,就听到一张乌鸦嘴在刮噪。
“陛下,恕臣罪,这是小心,贵国与西夏出战,几乎必胜,又让臣前来观察贵[***]威,请陛下准许。”
“是你们宋朝皇帝的命令,还是你们郑相公的命令。”
“是郑相公的请求,我朝皇帝答应,所以臣才前来的。”实际与郑朗无关,是张亢的主意,后来用快马通知郑朗,郑朗写信同意并配合。
“朕准了。”辽兴宗高兴地答道。
郑朗的所谓大胜,他根本就没有放在眼中,几十万宋军聚集陕西,仅在国内打一打,都不敢深入到西夏境内,即便胜利,匆匆忙忙入境掳获一番,迅速撤回来,这算什么行军作战?
但看中的是郑朗敛财之能。
比起宋朝的富足,契丹太穷了。不要多,一年能让契丹增加五百万贯收入,那也了不得。
既然郑朗要看,就让他的手下看一看契丹的军威。
又问道:“郑卿母亲去世了?”
“郑相公七个娘娘,去世的是大娘二娘,还有五个娘娘。”
“他也是一个孝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