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五百五十五章 赌约(3 / 6)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辽兴宗想都不想,说道:“准。”

什么十万大军,一个士兵不派,你又怎么逃回宋朝?

自信心是有的,可自始至终郑朗周围就布满了契丹斥候,进行严密监视。除了伏虎山那次,就是那次,耶律洪基手下侍卫中,辽兴宗还是派了人进行监视。平时狩猎,看似任郑朗自由活动,可也派了暗探监视,郑朗想逃,当时阻止不了,可消息能迅速反馈回去。即便郑朗能逃出一百里,二百里,追兵立即就赶上来,往哪里逃。

辽兴宗说完,仔细回味一下,说道:“郑卿,这也是妙法。”

怎么办,母亲在捣乱,弄得双方很尴尬,不如索姓将一切抛出来,放在桌面上谈。

郑朗又说道:“陛下,两国和好,乃利国利民之计也。南人不喜北方生活环境,饮食与严寒,北人不喜南方饮食环境与炎热,我朝即便发起进攻,也不能居于北方。北方即便发起进攻,也不能居之南方。何必交战,使两国百姓妻离子散?无论臣归降还是不归降,两国必须和好之。一旦开战,民不聊生,况且两国力量相仿佛,谁也不敢说将谁胜之。有这精力,陛下不如经营国内的东方,北方与西方。我朝不如严防西北,经营南方诸蛮,还有大理与交趾。这才是建功立业之道。请陛下三思。”

其实这就是宋太祖当初的策略。

柴荣说俺们必须先对付契丹,将幽云十六州拿下来,再调头打南方。

赵匡胤说打北方不易,不如先将南方收复,举国之力,对付北方。

很难说这两种策略对错,都是不世的英雄。可在郑朗心中,却认为赵匡胤在武功上,略次于柴荣。赵匡胤想的是不错,可种种重文黜武的措施下来,宋朝政策越来越保守,还能打得过契丹么?其次忽视了一点,人君之力。辽穆宗是难得的昏君,那时候收复幽云十六州是比较容易的。到景宗之时,到了萧燕燕之时,契丹中兴,情况大不相同,如何收复幽云十六州。

比如辽兴宗活着的时候,郑朗对契丹根本就不会产生兴趣。虽是辽兴宗是中资之君,可契丹没有大的混乱,想收复幽云十六州是不可能的。只有看,看耶律洪基的未来。

简单一句,战争不能只看自己,也要看敌人,所以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知道自己,知道敌人,进行对比,才能决定是否发动此次战争。总的来说,赵匡胤确实失去一次大好收复幽云十六州的时机。

但也不大好说,若是与契丹杠上,同样会失去一统南方的大好时机。

郑朗所说的,正是在赵匡胤政策上的延伸,用来忽悠辽兴宗的。

但还有一个好效果。

辽兴宗默然,不管怎么说,此子对契丹始终确实没有多大恶意。最后说道:“还有呢?”

“一切照旧。”

“好,”辽兴宗大笑,用欣赏的眼光看着郑朗。这次暴风中心就是郑朗本人,但郑朗态度很从容,仅是这份镇定,非他人所及。站起来,辽兴宗走了几步,说道:“这就是君子之术?”

“不是,阳阴相交,奇正相辅,是臣所说的中庸之道,臣并不排斥,包括陛下对臣的所做所为,若陛下不为契丹未来,又何必如此良苦用心?这是明君的表现。但一直沉陷于阴谋诡计当中,臣终是不喜。”

“说得多好啊,明天去我大帐,与朕饮酒相欢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