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六百十七章 远方(中)(2 / 4)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或者很早两人就勾搭成歼的,那么连谅祚是不是李元昊的种,都成了问题。没移皆山不敢往下想。也不需要想,花重金暗中贿赂吃多,求吃多说好话。要感谢郑朗,若是没有宁令哥出逃契丹之事,没藏氏很有可能会借契丹之手,铲除没移父女。现在宁令哥逃到契丹,没藏氏没有动这个念头了。

枕头风力量很大的,不论男女。

没藏氏终于同意。

但不止他与女儿,还有一些亲戚,族人,以及两个儿子,再求没藏恩准,让他们以护卫自己女儿名义,一道前去天都山。没藏氏又没有同意,结果没移皆山再次花重金贿赂吃多。

到了天都山行宫,情况仍不理想,没藏氏派来许多侍卫,看守森严。

没移皆山一愁莫展。

忽然数天后,侍卫一起消失。

没移皆山一家人等于软禁起来,不能听到外面的消息。

这时,契丹已经对西夏动手了。

元昊在临死前除托孤外,还忍痛说了一句话,他曰力弱势衰时,宜附中国,不可专从契丹。契丹残虐,中国仁慈,顺中国则子孙安宁,又得岁赐官爵,若为契丹所胁,则吾国危矣。

枭雄眼睛如烛,这段话说得很有远见,他在世时,两面派,时战时和玩得转,他一死,后代未必有他的手腕。契丹结了仇,必报仇。宋朝那边问题却不大,只要不给宋朝找到借口,仅是内耗,就让宋朝无法对西夏用兵。结果无人听,与宋朝继续交恶,幸好女真崛起,否则西夏早晚会被宋朝吞食掉。就是这样,西夏政权始终不能平安的渡过,也与宋朝时常攻伐,或者禁榷有关。

没藏讹庞听了一半,对宋朝色厉内荏,但正规的军队始终不出面,对契丹却是严加提防,又重修了唐隆镇(山西偏关县)。以前这里叫偏头关,与宁武关、雁门关称为北方三关。西濒黄河,东连丫角山,地势十分险恶,乃是西夏通向契丹东边道路上的重要门户。

辽兴宗闻听元昊死,就想用兵,史上契丹找不到理由,用西夏贺正旦使迟到为由,大举兴兵伐夏。这次理由充分,西夏国相谋害元昊,扶立一个不知道那个人的野种上台为帝,俺带着正牌太子来了,没藏你赶快将那个野种拉下台,重立宁令哥为帝,我们契丹就饶过你们兄妹。

没藏兄妹怎能答应?于是契丹继续三路开进,先锋军乃是皇太弟耶律重元、北院大王耶律仁先,先行开赴。自己则率中路大军,韩国王萧惠为河南道行军都统,赵王萧孝友、汉王耶律斡不辅之,徐徐跟进。耶律敌鲁古为河北道行军都统,征发阻卜部诸军为偏军,兵出西阴山。规模不及上次,但也不小,近十万之众。

大军渡过黄河,到达唐隆镇。

唐隆镇经过修葺后,变得易守难攻,但是西夏守军看到契丹军队庞大,在契丹猛烈攻击下,一起落荒而逃。

这不是狄青率几千宋朝骑兵来一个小小的教训,西夏举国震恐,才将看押没移皆山父女的侍卫抽走,以防契丹。

还留下一些人,但不多。

没移皆山于是上书要求回族省亲。

没藏氏不是很同意,迫于契丹压力,也没有想到没移皆山会投奔宋朝,甚至都没有想过宋朝敢收留没移皆山,没移族终是一个稍大一点的部族。党项诸族中小者仅几十帐,大者数千帐,甚至上万帐。没移族也算是大的,近两千帐,但不是那种顶尖大族,如野利族、野龙族、咩兀族、伽罗腻族。一千多帐,顶多只能抽调两千甲兵,危害不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