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好,仍不大好。”张方平摇头。他也弄不明白,这么多钱怎么败下去的。
又道:“想要好,还是行知做宰相啊,庞醇之虽善长经营,可威望不足,相位不会长久。”
郑朗不作声,他心中在盘算另一件事,黄河。实际真有点儿难办了,去年第一次返京时信心满满,听到文彦博喊国库渐空,第二次返京时信心不足了。因为没藏讹庞与谅祚之争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上黄河,西夏就顾不了,顾西夏,黄河就顾不了。
先下去看看再说,况且他这段时间心情也有些萧索。
道:“另外,我还带了三个客人与你相见。”
“谁?”
“你的老熟人。”
两人一边吃茶,一边等张方平的老熟人。
一会儿三人带到,张方平诧异的看着三人,然后又看着郑朗。
郑朗也是第一次看到苏氏三人,老苏与小苏长方型脸,略有些瘦峭,大苏脸型倒颇是丰韵,有那么一点后世所传的太白味道。
三个苏一个不敢怠慢,国家大事他们仍不太清楚,可大人物还是知道的,郑朗如今职位不高,可若将诸大佬排行,郑朗绝对排在第一位。现在不高,一道诏书就进入两府了。而且京城诸大佬一个个奔五奔六奔七,郑朗才三十几岁,有无限的发展空间。若论功绩,更是当为第一。
郑重的施了大礼,郑朗道:“苏明允,苏子瞻,还有你,有字么?”
苏辙道:“未加冠,还无字。”
“那我就叫你苏辙吧,三位,请坐。”
“谢,”苏洵与苏东坡还有苏辙很小心地坐下。
不能后世眼光看,此时三人名气并不大,家门也不是很高,面对郑朗多少有些拘束的。
郑朗又道:“杏儿,给三位客人沏茶。”
“谢,”老苏又说道。
“明允兄,我家不拘俗礼,你不用拘谨。”
“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