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七百六十一章 学生(3 / 6)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而且兼田在郑朗反复宣传下,形象也不大好。地本身就有争议,现在是弥补损失,若遇到王鼎这样刚硬的大臣,一文不赔,又能怎么办?会闹出很多事,然而国家要治河,挖也就挖了。

银行监契股十分诱人的。

做得很软。

还是不满足,一个曹姓人家嫌朝廷给的地价太薄,他是曹姓族长,带着曹姓上下往工地上一躺,就是不让挖,要挖除非从俺身上挖过去。谁敢挖,真挖了,明天弹劾奏折会成天上飘着的雪花。

郑朗闻讯,第三天赶到现场,亲自看了那户人家的几百亩良田,有好有坏,瘠地作价一缗钱,良地作价三缗半。不能与京城相比,但在这里,算是高价。

于是郑朗又骑马去了十几里路外,避开这些闹事的人询问当地地价,与之相同的瘠地只有五百文,良田也不过两缗钱。但就是因为这个钱,将几千民工活活卡了三天。

郑朗下令兵士们将闹事的全部抓起来,三名重犯送到杀人岛,离这里不太远,但当地百姓也将沙门岛喊为杀人岛。七名次重犯刺配沧州牢城。余者全部笞或者杖。

其地全部罚没。

若给的钱不公平,可以闹事,给多了还要闹事,阻挡朝廷治河进度,活活拖累几千民夫三天时间,不处罚何时?

罚得略过,这是起杀一儆百的作用。

类似的事例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不但运河为地闹出许多风波,还有新湖。

淮南路不象江东,于湖中修田,名曰圩田。有圩田或围田,不多,地分高低,高坡者也不会太高,小土坡,种桑植麻,次平原带种植水稻。还有许多低洼的地区若圈圩不值,于是靠天收,也有一些百姓种植了庄稼,若淮河汛期水势不大,就会成为高产田,若水势浩大,一无所有。还有大量沼泽芦苇地,多是荒芜的,也有少数百姓种了一些菱菰莼菜,补助家用。

淮南路与后世地形相差很大,现在没有多少大湖,想要蓄水,必须将许多低洼处开挖成湖泊。

实际这一来,对耕地更有帮助,大量湖泥挖上来后,淤泥将洼地堆高,会成为第一流的良田,看似耕地面积减少,实际产量会远远超过原来的产量。然而新的问题来临。

郑朗刻意事前不说,说了更坏。

事前不说,就不会有人胡乱的撒一些种籽下去,这是俺开荒地,宋朝明文规订,开荒后地就规开荒地主所得,免其数年税务。那么朝廷慢慢赔吧。

现在都知道了,可现在到了秋天,种什么下去?难道将冬小麦往沼泽里撒?

但下去后,还有许多人无耻地说,这是俺的莼菜地,这是俺的芦苇地,天知道这些芦苇在此长了几百年。

是有一些贫困户倚湖倚泽谋生,但更多的是讹诈。这个统统没有了,以真正的庄稼计算面积,以田换田。然后将淤泥淤积的耕地重新划分,交给四五等户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