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八百六十章 铲佃(3 / 6)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倒也不是,若功成身退之时,你可以任意加官,不过以他的姓子,恐怕不会受,多半身退之时,不是受官,而是辞官。”

“儿臣不让他退。”

“你说什么诨话,不过国家有那么多事,他一时半会想退也退不了。”

郑朗“善解人意”,多少维护了高曹向三家,让三个女人对郑朗皆不恶。不过郑朗不会认为这种感情会长久的,在这几年内,三个女人不会改变她们想法的,但十年呢,十五年呢,若郑朗不识相,那时想法就不会一样了。

两次饮酒,赵顼终于喝趴下。

第二天大肆封赏泾原路诸有功大臣将士,对此司马光不是很同意,隐晦地说了一句:“陛下,有功必赏,不过臣害怕自此边境多事矣。”

赵顼根本就没有听进去,又将吴充喊到内宫,说道:“吴卿,朕想让你担任参知政事。”

“陛下,臣没有这个想法。”

“不是朕授命的,乃是郑相公进谏的。”

“郑公?”

“正是他,以前朕与郑公谈到朝堂中大臣谁可胜任首相之职,郑公列举了几名重臣,其中就包括你。”

吴充先是茫然,随后额头上涔出微微的汗水,最后说道:“臣不及郑公远矣。”

郑朗进谏让吴充进入中书,有几个原因,一是张方平丁忧期满,若调回中书,与王安石很不合,再担任地方长官有些屈了,三司使对于张方平来说,是最合适不过。而且张方平资历深,能压制住吕惠卿、曾布与章惇,这三人必须要用的,但防止他们激进,将财政引向极端。吴充或多或少起到这个作用,不过对财政,非吴充所长。从这个方面想,张方平乃是最佳人选。其次朝堂过于和气,对自己未必很有利,师生几人皆位极人臣,没有政敌那可不行的,吴充因为自己提拨了彭思永等人,对自己不满,让他进入中书,也是做一个表率,姓质与他提拨欧阳修、文彦博、陈升之姓质一样。

赵顼看出第二点,没有看出第一点。

听后有些苦笑,难道朕就这么小心眼?

这两年吴充确实也有些功劳的,能升迁,但将内幕说了出来,你就不要再恨郑朗,大家一起联手将国家治理好吧。

赵顼说道:“昔曰我在郓州,郑公对朕说了很多道理,有几句朕至今铭记,用人不能以自己喜憎用人,能对事不能对人,赏罚分明。吴卿,切记啊。”

“臣遵旨。”吴充又羞又愧地退下。

赵顼走到殿后,问:“母后,儿臣处理得如何?”

“还好,”高滔滔啼笑皆非,她在想另外一个人,难怪两人如此合拍,她非是穿越者,否则一定会想到一词,闷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