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捡山货的大多是一些半大的孩子,也有一些妇女老人,青壮年是很少见的。
与其去捡这些没多少吃头的东西,不如在自己的自留地里多干一会活。说不定还能让红薯增产几斤。
趁着天气好,四人小队用三天的闲暇时间,来来回回地从山上搬了十多趟回来。
估计去皮之后,山核桃应该有100多斤,野板栗少一点,也有几十斤。
至于葡萄,也就意思意思地摘了几串。
谢东和开始嫌它酸,后来那些葡萄都是他跟楚婴共同解决掉的。
两个吃货挺有研究精神,还留了两串准备晒成葡萄干。
可惜挂得不牢,不知道是被风吹的还是鸟抓的,反正掉在了地上。
风干葡萄计划宣告失败。
几位知青刚把姜棉院里的山核桃的皮全部处理完,铃木生产队的秋收工作就要开始了。
◎最新评论:
rk
俩吃货
撒花
-完-
第40章 秋收 · ✐
[ 在秋收开始之前,姜棉让两位男同志宰杀了一只母鸡,和他们捡来的野]
在秋收开始之前,姜棉让两位男同志宰杀了一只母鸡,和他们捡来的野板栗一起做了道板栗烧鸡。
黄澄澄的一大盘,鸡肉咸香嫩滑,板栗粉糯,大家吃得都很满意。
就连庄清梵这个平常给人感觉不怎么注重口腹之欲的人,都连连点头称赞道:“这个好。”
既然大家都爱吃,以后可以多做几次。
姜棉想着,把摊晾过的板栗装进网兜里,然后挂在走廊的梁上。
吃完了板栗烧鸡,铃木生产队的秋收就开始了。
秋收相比夏收而言,时间没有那么紧迫。
但也只是相比而言,持续而强大的劳动输出,还是让所有参与其中的人感觉脱了一层皮。
有的人,也有可能是脱胎换骨。
看见有人天不亮就下地,天大黑还没下工;也有人千方百计请假。姜棉和小伙伴依然按照自己的节奏来。
他们自留地的水稻是在双抢过后才插秧的,不过姜棉选的这两个品种的生长周期比生产队的要短一些,成熟时间跟队里的差不多。
当生产队的稻谷收到一半的时候,姜棉跟小伙伴们跟李国强请了半天假,把自家自留地的稻谷全收割完了。
那些鱼他们没有抓,放了一些水进田,再扔一些草进去,打算让它们再长长。
没有打稻机,脱粒的时候还是比较辛苦。
生产队的会把稻谷拉到晒谷场去,铺开后牵牛拉着碌碡来碾。个人自留地里的只能靠自己想办法。
八分稻田,四个人不用小半天就可以把稻全部割完,脱粒才真正地考验人。
姜棉他们给稻谷脱粒用的是甩打的方法。
中午上完工,他们就请假了。四个人两三个小时就把稻谷全割完了。
当到了甩打的这个环节,用的时间比割稻还久。
姜棉看着空间里的收割机,打稻机,却只得乖乖地进行纯人工操作。
直到天大黑了,几个人才弄完。
累得人想直接躺下,姜棉也没什么心思做饭。
煮锅开水,放两把挂面,打几个鸡蛋进去,加上青菜一锅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