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知青去种地

穿成知青去种地 第86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当然,收了别人的,姜棉他们也会回礼。
东西收得多,大部分都是吃的。一时之间吃不了,就要想办法保存。
姜棉以前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意因为收礼而忙碌。
那天姜棉正在晒豆干,庄清梵手里拿着一封信过来,眉里眼里都含着笑,他走到姜棉身边,高兴地说:“我爷爷平反了。”
姜棉听了手里的豆干差点甩掉,心里不由自主地“砰砰”跳,虽然知道早晚会有这一天,但还是控制不住地激动,“什么时候的事?爷爷回京了吗?”
庄清梵把手中的信递给她,“已经回去了。家里的房子也还回来了。”
两个人都很高兴,决定晚上好好庆祝一番。
◎最新评论:
打卡
时间过的很快,已经76年了,马上要恢复高考了
撒花
求加更
打卡
-完-
第79章 又一年 · ✐
[  庄爷爷的信里没有提及陆小舅的老师回城的事,说明庄爷爷回城的时候,陆小舅的老师还是在农场的。
]
庄爷爷的信里没有提及陆小舅的老师回城的事,说明庄爷爷回城的时候,陆小舅的老师还是在农场的。
不过既然政策已经下来了,像陆小舅的老师这样的必定也是会回城的,只是早一点或迟一点而已。
姜棉虽然了解历史的走向,但还是有点担心还没能回去的陆小舅,正想着要不要写一封信去问一下。
庄清梵看出了她的犹豫,便宽慰她,“小舅的老师什么风浪没经过?不至于看到别人走了自己就想不开。他和我爷爷是差不多的性质,我爷爷回去了,他应该也差不多了。单位不同,反应的快慢不一样,办事的速度有先后而已。这点事情难道还怕他们还看不明白吗?我们就安安静静地等消息好了。”
这些姜棉不是想不到,只是当局者迷而已。既然庄清梵也这么说了,那她就等着。
万一他们就在近期也返城呢,信寄出去还在路上,他们就收不到了。
写信的事就这么放下了。
到了年底,地里的活虽然少了,但各种年琐事不少。姜棉一忙起来,也就没时间想东想西了。
铃木生产队今年又是丰收年,不但粮食丰收,养殖业也丰收。
因为粮食增产了,生产队里有余粮,养猪养鸭的数量就可以相应增加,这样一来,产生的肥料又增加,反过来又可以让粮食增产。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而且集体猪场采用了姜棉用的那套养猪的方法,住着发病减少了,长肉速度快了,以前养了足足一整年的猪,都到不了200斤,现在不到一年时间就超过300斤了。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喜事儿,让李国强走起路来都带风。于是大手一挥,决定到年底杀两次猪来分肉。
第一次是在小年的前一天。
姜棉和楚婴去领肉的时候,一路上都是带着笑脸主动跟她们打招呼的人。
到了分肉的时候,李国强指挥分肉的人给姜棉她们割一个猪后腿。
姜棉看了看那个巨大的猪后腿,说道:“如果可以,就割前腿吧。”
旁边围观的人群里有人撇撇嘴,那意思再明显不过,觉得姜棉傻呗。猪后腿可比猪前腿大不少。
也有人觉得姜棉是心善,不忍心把大的拿走。
其实姜棉没想那些,一是猪前腿的肉可比猪后腿的肉嫩,比较适合她想做的菜,二来,她们一个人就占了一个猪大腿,对比太明显了。
她并不觉得自己吃亏,在后世,猪前腿的肉可比猪后腿的贵多了。
只是现在的人,一年到头都难得吃几次猪肉,有肉吃就很高兴了,哪里还分哪个部位好吃。
至于那些天生嘴巴叼的,一千个人中都出不了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