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叔道:“有热闹看呢!听说是某个侯府的贵夫人要告他们家的下人!”
“嚯,竟有这等事?”陈平自诩是老京城人了,几辈子都是捋着皇城根住,从长辈那里听说了不少故事,其中有些故事还是长辈的长辈说给长辈听的,又传到他这里。就是一品大官的事儿,他们明面上不敢说,私底下也说得有滋味呢。但真是从来没听说过贵夫人出面告自家的奴婢。奴婢犯错,直接打杀不就行了?还要闹到衙门里去?
真新鲜呐。
刘叔已经跑着过去了。不多时,又见几个人跑过去。陈平都生出了好奇心。
不过也就是好奇而已,陈平并不打算亲自去看热闹,反正摊子上人来人往,回头听别人讲几句也就得了。说起来,贵人的热闹哪里是这么好看的?万一这里头存着阴私呢?人啊,想要活得好好的,就得管好自己的好奇心。
又过了一会儿,却见一位姓宋的书生跑过去。这个宋书生在他们这条街上很有名。他自幼父母双亡,跟着舅舅舅母一家子过活。好在舅舅舅母是真和善,对这个外甥十分不错。宋书生虽然念了书,但也没学了那种高高在上的瞧不起人的清高样儿。
陈平忍不住问:“宋小哥,你也去看热闹啊?”
宋书生道:“陈大哥,你不去么?是安信侯府的太夫人要告他们家的管事!”
“安信侯府的太夫人?”陈平又是一唬。
平日里总听见陈平吹,安信侯府的那位太夫人,他见过哩。万商和詹木宝进京的那天,走的是南城的门。一般来说,城门又分侧门、中门和正门。老百姓们进京时都要在侧门排队,缴纳入城费后依次进入。而侯府太夫人进城就要开中门了。等着中门开启时,侧门的队伍里发生了一些小冲突,有一个挑着担子的汉子非说排他后面的那个人偷拿了他的东西,两个人推推搡搡,陈平的爹离着近,不小心被他们推倒了。
“我爹差点就被人踩了。是太夫人叫侍卫过来维持秩序,才没出事。”陈平说。
这对万商来说只是一件小事,也许早就忘了。
陈平却在自家的馄饨摊上,对着来来往往的客人说了不知多少遍。他其实没真见过万商,隔着马车的车厢呢。但是这不妨碍他在心里给万商描绘出了慈祥的面容。
陈平他爹原本靠着炉子,脑袋一点一点的,不知道是不是在打瞌睡。听到宋书生的话,人立马清醒了。老爹指着陈平说:“我在这里看摊子,你快去顺天府看看。”
他们这样摆摊的,消息比一般人灵通。听说那位太夫人是农女出身,早年带着公公婆婆一起逃灾,吃了多少苦,侯爷都以为他们死外头了。好在老天开眼,叫人知道她还活着,侯爷也算有良心,第一时间把人接了回来。他们当时都为侯爷叫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