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宋书生的发现来看,德妃果然是司马家外室女,却和司马度乱伦,她生的那个孩子不是惠帝的,而是司马度的。且那个孩子估计存在非常严重可怕的畸形。而申屠家从某种途径知道了这件事,也知道史官临死前传出了消息,才有意收集信件?
木家手握信件多年,倒是什么都没发现。之前皇上见世家全力打压木家觉得奇怪,于是特意安排苟太监试探木家,但任由苟太监百般手段使出来,依旧一无所获。
由此可见,宋书生真是个人才啊!
木家连着几代多少人都没能发现的隐秘,他一下子就发现了!
“也该庆幸木严年纪虽小却心有成算。他当时若选择争夺其他财产,没留亲爹手抄书,更没因为关心木蕾而月月送书上门……宋书生上哪去发现这些?”万商心道。
万商手里的两份信一封是木严抄的原始版,一封是宋书生换了格式另抄的。
看着两封信,万商大概弄懂了藏字的原理。
木严抄的信里藏着一串密码,但这个密码需要拿到正确的密码本才能解出来,如果没有密码本,最后就只能得到一串没有任何意义的数字。那么密码本在哪里呢?
密码本就是宋书生重抄的那个。
宋书生重抄时,按照此时的行文习惯是竖着抄的,每一列字数不等,简直要逼死强迫症。某列只有三个字,就换列了。但某列一连写了二十多个字都不见换列的。
万商看了两眼,倒是琢磨出换列的规律来了。
看似没什么规律,其实规律非常明显。
史官在信里说惟愿下辈子化成风、化成雨。
宋书生重抄时,一旦写到“风”、“雨”及以它们为部首的字,就另起一列,把这个字写到新列的最上端。这就符合“下辈子”的说法了,下辈子是新生,自然新起一列。
这样重新排列后,宋书生的抄写版就成为了密码本,把从木严抄本中拿到的数字密码套进去,将第几行第几个字挑出来转化谐音,就显出了史官想要传递的真相。
而万商能轻易看出规律,是因为宋书生已经重新抄录过了。如果她只拿到最原始的那封信,她哪里能想到“下辈子化成风、化成雨”竟然会是一句大有深意的话呢?
不过,如果事先已经知道这份信里藏着暗语,再带着这种心思去读信,那还是能找到规律的。所以申屠家透过陈家,从木家拿走信后,肯定已经顺利完成了解密。
问题宋书生是第一次看到这信!他之前不知道信里有问题!
结果他成功解密了。
只从这一件事上,万商就领略到了高智商的碾压。她有些佩服宋书生。但心里的疑惑也越来越大了。这么聪明的一个人,应该也不乏野心,为什么不去考科举呢?
他耗在安信侯府里究竟是为了什么?
信里的隐秘是他发现的,他完全可以瞒下来,什么都不和詹家兄弟说。
他偏偏说了!这么一个大便宜,轻易就送给了安信侯府。
可便宜从来都不是好占的。尤其是聪明人的便宜,万商绝对不会占。
万商又看了一眼信。前朝史官在写下这封信时,只怕怀着莫大的哀痛。他肯定在心里构思了很久。他知道一旦写直白了,信件被查抄,真相就会随着他的死亡被永远埋葬。而记录真相是一位史官的基本素养。即便只是七品小官,也当尽忠职守啊。
万商忍不住为那史官叹了一口气。
她在心里说:“如果你泉下有知……我可以向你保证,到了合适的节点,我肯定会把这份信公开。如果世家最终被灭,你必能在历史上留名。但现在还不到时候。”
只靠着这个信,万商没法扳倒司马家,更不可能重创其他世家。
她还需要拿到其他的证据。
不慌不忙地把自己的心态收拾好了,万商叫人领了宋书生来问话。
其实宋书生已经候在荣喜堂的小茶室里了。过去的好几个月里,他始终没能等到万商的召见,于是这一次就自己创造机会上了。而万商确实也无法再忽略宋书生。
宋书生徐徐走来。虽然早就从下人那里听说宋书生长得好看,但真见到人,万商还是惊艳了一下。宋书生有点像是大家念书时,高中学校里见到的那种名列前茅的贫寒校草,干干净净清清爽爽,衣服虽是旧的,却带着一股皂角清香,笑容很温和。
万商忍不住在心里嘀咕了一句。
古代人见到这种长相的,只会觉得是天人之姿,认为他应该是带着老天赋予的某种使命投生来的,所以一点都不会觉得奇怪。但对于万商来说,她只会感慨说这人父母的基因该有多好啊。再换句话说,万商会怀疑宋书生的父母肯定都不是一般人。
说不定他父母两边都世代富贵,嫁娶时很讲究,所以经历了多次基因改良。
当然,也可能是基因突变,就不兴人家歹竹出好笋吗?
压下心里乱七八糟的想法,万商指了指两封信,用高深的口吻问:“你怎么看?”
这话问得非常宽泛,是典型的上位者在试探下位者时会问出的问题。
当万商还是一个学生时,她很不喜欢老师问,你知道自己错哪了吗?当她进入社会成为一个打工人后,她很讨厌领导忽然不明不白地来一句,你怎么看?因为这样的问题太过宽泛,她不知道老师和老板究竟想要听到什么答案,偏偏她还不能乱答。
万万没想到自己现在也成为这样的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