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夫人的荣华富贵

太夫人的荣华富贵 第65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这样一来,人们不会觉得年轻人心狠手辣,只会觉得东家自作自受。
“然后第二折戏里,生母怀有七个月身孕时发现真相,这里再加一个情节。就说她听见公公和丈夫密谋,公公说为了以绝后患,最好把她一同解决掉,丈夫求情说不然等孩子生下来再说。公公又说,只要彻底吞并成衣店、把生意做大,丈夫以后还可以再娶淑女、再生孩子,这个没出生的孩子不要也罢。丈夫沉默良久终是点了头。”
这才是生母必须要假死的原因。她若不假死,等着她的将是一尸两命。
孩子尚在腹中,生父就谋划要害他,这便算是他亲自杀了孩子一回。
生恩自然就被抵消掉了。
“第三折戏,自尽这里,加几个人来劝。叫第一折戏里被年轻人救助过的老乞丐来劝,他拦着年轻人不让做傻事。所有前面被年轻人帮助过的人都来劝,但是劝来劝去,因为年轻人品格无比高尚,他还是在众人的哀痛和惋惜中,自尽了。”万商说。
宋书生顺着万商的思路想了想。他都能想象得出来,台下观众看戏时肯定会被主视角带着走,那么多人劝年轻人不要自尽,观众肯定就盼着他能活下来,结果还是亲眼见证了他的死亡。那时,台上的戏子有多哀痛和惋惜,观众就有多哀痛和惋惜。
这份哀痛和惋惜会大大弱化世人对“子告父”的反对。
宋书生很清楚照太夫人说的这么改,那这个戏完全就是个工具了,且这个工具只要用对了就会有奇效。万一他的身世在未来于人前暴露,他会凭白少掉很多桎梏。
太夫人这么谋划,显然都是为他好。宋书生心里感动。
万商想着帮人帮到底。
她道:“这样,你这个戏本子就放我这里,我找人帮你改了,叫文风和你以往改编的杂戏截然不同,无论如何都联想不到你身上,然后送去外地,在外地先演起来,再一步步地引到京城里。等这个戏出名了,绝不会再有其他人知道这是你的先手。”
万商笑着说:“不过这样一来,作品的署名权就不属于你了。”
宋书生:“???”
对上万商戏谑的眼神,宋书生哑然失笑。
宋书生觉得自己好像被太夫人看作了需要被人哄的小辈,怕小辈的心情太过沉重,所以太夫人忍不住开了开玩笑。不过太夫人的玩笑竟然是这戏的署名权的归属?
玩笑话能体现出一个人的真性情,要是一个人表现得谦谦君子,但酒后的玩笑话却十分荒淫,那说明此人骨子里不是什么好东西。即便只是玩笑话,太夫人既然能这么说,就知道她十分尊重大家的成果,不会拿着下属的功劳使劲往自己脸上贴金。
宋书生越发喜欢太夫人。
他洒脱一笑,没和万商客气,拱拱手道:“那一切就都交给太夫人您了。”
万商说:“我家老二已经往宫里递了密折,等皇上召见。召见时必然会提到你。为了不引人注意,你这两天索性就住在我们府里吧。如此,若皇上想见你,你便打扮成老二的亲随,悄悄就去了。”要是皇上的诏令传到吉祥街去,那谁都知道这里头有问题了。宋书生就会在还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第一时间进入京城贵人们的视线中。
宋书生便说需要给舅舅舅母传信。
舅舅舅母虽然总挂心他,但若是在安信侯府小住,她们还都是能放下心来的。
事情就这么安排了下去,正要给宋书生收拾院子,詹木舒听说好友来了,还要在家住两天,连忙说:“不用收拾,叫宋兄住我那里得了,我正好与宋兄抵足而眠!”
宋书生点头。他终于能抛开顾虑,从此安安心心地和詹木舒做朋友了。
皇上是真的忙,密折递进去,这次等了足足一天才得到批示,叫詹权第二日一早入宫。这样一来,如果宫里要见宋书生,大约会赶在第二日中午的样子。不过宋书生心里知道皇上暂时不会见他,应当会先派心腹出来了解情况,之后再决定见不见。
但皇上总归是要见他的,如果他对自己身世的猜测毫无错漏的话。
宋书生在心里问自己,做好准备了吗?
做好在朝堂中沉浮的准备了吗?这一步迈出去,便无法再后退了。
他又自己回答自己,做好准备了。
他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知道挡在前面的是什么,知道皇上看重的是什么,知道想要如太夫人说得那样在史书上留下良臣的美誉都需要付出什么……他不会后退。
这时候就能看出詹木舒和宋钰之间的差距了,詹木舒偶尔还有些孩子脾气,满脑子都是和朋友一块住非常兴奋,哪里知道朋友心里装着天下局势!好在宋钰并不嫌弃他,不仅不嫌弃,还觉得和詹木舒待在一块儿非常轻松自在。宋钰这几天经历了太多事,如果一个人睡,难免会东想西想,被詹木舒拉着聊天,索性就什么都不想了。
一夜睡到天亮。
万商不是一个重视排场的人,不会一日三餐都把人聚到荣喜堂吃饭。大家在自己的院子里点自己爱吃的,这不更好吗?咳,其实万商更享受独自吃饭,因为一个人吃饭就不用在意形象了!所以第二天一早,宋书生就跟着詹木舒在他院子里用了饭。
本以为接下来要去大书房打发时间了,却见詹木舒身边的书童一脸喜气地从外头进来:“三爷,好消息呢!京郊五溪铺的庄子上定是有什么成果了,一大早就有人从外头来,去了荣喜堂报喜,估摸是天不亮就在城门口等着了,才能来得这么早。”
詹木舒一下子就椅子里站了起来:“真的?那我要去母亲那里沾沾喜气!”
说着还不忘招呼宋书生,一边带着宋书生往荣喜堂走,一边开启了夸夸模式:“母亲一直非常重视农桑……”
宋书生觉得詹木舒这样子瞧着眼熟。哦,好似有点像小侯爷。
小侯爷日常也是这么夸太夫人的!
该说不愧是亲兄弟吗?
到了荣喜堂,就见万商身前坐着两个人,一个是大家熟悉的万平安,另一个是一位神色拘谨的乡下妇人。但因为万商笑容亲切,这妇人倒是不惧怕和太夫人说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