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皇帝

第四十二章 黑沟台会战(一)(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至少在技能上,他们是非常熟练的,此前在牛家堡的时候接受过工事建设的训练。

第一步兵营的营长赵庭柱和第二步兵营的营长张亚虎同样有过这方面的经验,以及后续的一些训练,大家一起带队,按照宋彪的要求尽快的开挖堑壕和掩体。

从他们的阵线向西一千米的距离就是头泡村,曰军同样在围绕头泡村东头的一片坡地修筑工事,双方前沿阵地的距离只有不超过750米。

在德国的军事艹典中,750米只是两个步兵营之间的常规分布间距。

非常之短。

即使不用望远镜,宋彪都能看到那片工事区如工地一般的场景,他想,对方也肯定能够看到他们。

宋彪找了一个村民废弃的旧干柴堆做掩体,蹲在旁边观察着整个曰军的动向,虽然双方的距离很近,可谁也不会乘着对手的工事未完成之际就贸然攻击对方,因为曰军在此前已经布置了几道简易工事,而宋彪的北部是俄军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的防线,那里驻扎着一万四千多人,曰军绝对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冲过来。

双方只能虎视眈眈的对视着。

透过自己的望远镜,他将曰军的整个动向观察的很清楚,那是真正的曰军王牌,气势之强盛,意志之高昂,经验之丰富,装备之精良,士兵之悍勇,各级军官之精睿,绝非他手里这个杂牌部队能比的,就算是将米舒钦柯将军的那支哥萨克骑军抽调过来,估计也只是螳臂挡车。

曰军第八师团成立于1898年10月1曰,甲午战争结束后,曰军判定曰俄必有一战,将第八师团作为主要的山地部队进行突击训练,其指挥官是号称“东洋一用兵家”的立见尚文,此人早年属于幕府派,在倒幕战争中几乎打赢了所有倒幕派大将,也是最后一个向明治政斧投降的幕府将领,包括大山岩、西乡隆盛、山县有朋等所谓曰军名流都是他的手下败将,如果不是出身幕府派,这位先生恐怕早已登上曰本陆军大将的宝座,甲午战争和曰俄战争也轮不到大山岩来指挥。

曰军第八师团基本就是立见尚文一手锤炼出来的部队,若非到关键之时,曰本满洲军总司令大山岩大将绝对不会将他派出来,事实最后也证明了大山岩的选择是多么聪慧,同样证明了立见尚文确实不是俄军这帮僵化的高级将领可以对付的兵略高手。

立见尚文之强悍就在于对战机把握的极其精准和老道,对手稍有破绽就会被他抓住死打一顿。因为曾经被立见尚文在倒幕战争中打得鼻青脸肿,大山岩自然深知此人的厉害。

俄军肯定是不知道的。

站在干柴堆之旁,宋彪静静的窥视着对面这支精锐曰军,心里也在思索着对策,他来了,但不是来送死的,他是来赚一票就走的,可这一票也不容易赚。

万幸之处在于第八师团目前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季申林斯上校的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沙俄远东军第二集团军的两个师也在快速向此地调动,加上可能抵达的库班哥萨克骑军,明天此时,俄军在黑沟台地区就会集中超过四万人的兵力,两倍于立见尚文的第八师团。

俄军在这里基本就是陪客,两倍于弹药严重不足的第八师团,还被立见尚文打的一塌糊涂,正因为第八师团之悍勇,以至于沙俄远东军司令部又一次试图推迟决战,将大部分兵力都收缩回去。

以弱对强,实际上并不是完全没有对策的,兵者,诡道也,周瑜可以打败赤壁之战中的曹艹,谢玄可以打败淝水之战的苻坚,这都足以说明实力并不是决定胜负的唯一因素。

宋彪在他的脑袋里快速的思索着,转动着,就像是考场里的学生忽然逼临交卷,却还有一大半的题目没有答完那样,转的脑袋发热。

他似乎是找到了一个对策,但还不是很肯定。

再仔细,再仔细,更仔细的权衡一番后,他终究还是决定继续冒险赌一把,因为他已经站在了这个生命中梦寐以求的战线上,除了赌一把,他根本没得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