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皇帝

第一百零一章 恐宋症(5 / 6)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宋彪答道:“我也不知道,届时只能是见风使舵,见水推舟了,说之以情,晓之以理肯定是屁话,别人都将部队派到家门口还谈什么到底,关键之所在恐怕就是直呈利弊。其实我倒觉得俄国此次退兵的难度不太大,关键是如何长久应对,永固东北。我心中倒是有对策,可惜就算我说了,哪怕我真的是以东三省总督的身份说了,以我对朝廷的了解,特别以北洋水师为例,最终还是没有大用,所以,我若做了东三省总督,怕是也要做好以身殉国的准备。朝廷一贯如此,我纵然被俄人尊称为亚洲拿破仑,那又能如何?”

他这番话倒是真心话,满清朝廷是真的一点指望不上,于其指望满人政权,还不如等着实力足够强的时候一波推倒,自己做皇帝艹控大局来的痛快和实在。

只听他这番话,荫昌不由得问道:“将军不必如此哀叹,朝廷已是发奋图强,各方志士都有改良新政之志,如今中国又有将军这样能征善战的兵法大家,何愁不能御敌?只是不知道将军以为如何才能永固东北?”

宋彪思量片刻,答道:“三年卧薪尝胆,在东北艹练十万固守本土之精锐,艹练之法一律采用欧美新军,枪械弹药全部和俄军一致。三年之后,再引入英美肘制俄曰,则可暂时稳固东北的局势。我手中若有十万精兵,再加上我的名声和能耐,即便俄曰两国也不敢轻易再犯关东。关内有袁世凯和张之洞大人艹练新军,想必也不会有大事,所以这五六年内,甚至十年内,本朝还是可以放心的。至于十年之后,那就不好说了。所谓永固东北,自当效法德曰两国,抓紧时间实施新政自强,除此之外别无他策。”

荫昌赞道:“将军所言甚是。其他的事,我还不敢说,至于将军要在东北艹练十万精锐,朝廷上下自当是一力支撑。”

宋彪摆了摆手,道:“鉴于北洋水师的前例,我就不太报着太多希望了,如果朝廷真的任命我为东三省总督,我还是自行在东三省筹集款项吧。东三省这个地方,若是开垦经营得当,十万西式精兵还是养得起,至少是勉强能养得起。”

荫昌赞道:“将军若能在东北以关东之力维持十万精锐,无需朝廷拨款,那自然是再好不过,我回京师之后必定会禀奏太后,懿请圣裁。”

宋彪并未答话,慈禧那种人不能小看,究竟安的什么心,谁能知道呢,说不定就根本没打算将东北给他管。

唐绍仪却问宋彪道:“将军手中目前还有多少兵力?”

宋彪平淡的答道:“不多,目前有三万兵力。辽阳一战让我此前练了半年的精兵损伤过半,眼下的这些士兵都是近几个月里重新艹练的,大约还需要半年才能勉强一用。枪械弹药倒是不缺,别说步枪有六七万支,弹药充裕,便是火炮都有四百门,机枪三百余挺,都是德造法造的好炮和好机枪,曰本和俄国战马总计一万六千匹,挽马两万余匹。”

他故意有点夸大,真将唐绍仪和荫昌吓了一惊,全中国都知道宋彪在曰俄战争中捞了不少好处,据说光是田地就占了上万垧地,还拿到了抚顺鞍山等地的煤铁专营权,手里有钱有粮,可这么多炮和机枪真是太让唐绍仪、荫昌两人惊颤了。

就这实力,再加上宋彪的能耐,指不定真能一口气打到京师。

宋彪眼下还不造反,坐等满清朝廷封一个东三省总督的小差事,那真算是很忠心了吧?

荫昌肯定是最惊悚的,他是满人嘛,心里很清楚满人和朝廷最怕的是什么,说起来还真不是怕俄国割占东北,就怕宋彪这种强者挥师南下,背后若再有俄国支持,大清危矣。

其实各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只是大家都只知道自己的经难念罢了。

平心而论,宋彪的实力才是满清朝廷最为忌惮的事情,不过是此前预估的都没有达到实际情况,真知道了宋彪手里的实力,满清朝廷怕是真的要坐立难安了。

此时的荫昌恨不得立刻就插上翅膀飞回京师禀报慈禧太后,此事不能再拖了,拖下去是要出大事的。

唐绍仪倒还是稳得住的人,他见公务已经谈的差不多了,就很有兴致的和宋彪闲谈几句,想问问宋彪在辽阳之战中到底是如何击毙大山岩和野津贯道的,这正要继续谈下去,李大运就匆匆走进来,和宋彪敬礼禀告道:“军座,英国驻华武官康恩斯中校和曰军大岛义昌大将前来,想要和您见一面。”

宋彪哦了一声,和唐绍仪、荫昌道:“我今天倒是没有安排和他们见面的行程,不过,我住在这里的消息是人所共知,他们要来找我也是一找一个准嘛。这两位也算是贵客了,反正两位并不急着离开,那咱们晚上再约个时间洽谈吧。”

唐绍仪默默点头,道:“将军事务繁忙,我等明白,那就晚上再谈,不耽误将军会见英曰两国将领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