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方震有那么点激动,但也很惊讶的说道:“总座,湖南的二十五协和江西的二十七协起义了,都是光复会的弟兄,原本说是武昌新军过去,结果派了祝谦的第二十七协去长沙,祝谦和张显仁一合计,双方就联合起义了,下午杀了巡抚岑春蓂,如今就占据着整个长沙城,还派了一部分兵力去攻打岳阳,准备联合湖北新军占领湖广。”
宋彪也是一惊,因为湖北新军并不是光复会发展的重点区域啊,可攻打岳阳倒非是错误的决定,因为长沙无险可守,打下岳阳就能据守一段时间,坐等其他地方起义,彼此相互辉映。
这个时间来得太早了,杭州起义方面,萧星恒虽然早期曾在东北新军呆过一段时间,也和光复会来往密切,要让他决定立刻起义可能还要一点时间。
怎么办?
宋彪有点思绪混乱,这有点太超前了,因为他的安排是在9月底起义,他10月中旬挥师响应,中间至少要有半个月的坚持。
此时的粤汉铁路修的乱七八糟,从武昌到岳阳有铁路,从岳阳到长沙居然没有铁路,如果起义军夺取了岳阳,在岳阳和武昌新军对峙的话,实际上是非常吃亏的。
清军的新军各镇大体已经装备较为完善,而各协则还在组建过程中,装备完善之后才能合并为镇。
武昌新军因为有蓝天蔚和同盟会的长期耕耘,同盟会成员很多,和光复会之间说是有合作,这几年也有分裂,具体会是一个什么情况真的很难说。
总之,事情来的太急。
宋彪短暂的思量片刻之后还是决定慎重处理,就将蒋方震他们喊进书房坐下来一起讨论此事,结果一谈下来,蒋方震和舒方德都支持立刻响应长沙起义,而陈其采则建议多等一段时间,或者先让浙江起义。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就不容许宋彪按计划出牌了,他很仔细的在心里权衡各种利弊得失,思量了整整十分钟,这才和蒋方震道:“给陶成章发电,让他亲自去劝说萧星恒,告诉萧星恒,浙江起义之后一周,东北新军必定挥师南下。长沙、浙江一起反清,清政斧东西难顾,即便是要派北洋新军前去镇压,到浙江也不止一周时间,他只要稳住这一周就是光复革命之首功。”
顿了顿,他又和蒋方震补充道:“让他不要担心北洋军,只要我军挥师入关,我等有把握一周之内全歼北洋军主力。”
蒋方震大喜过望,道:“总座,只要有您这句话,萧统制必定会起义了,我东北新军实力之强,各路新军都很清楚,只要我军挥师南下,即便不歼灭北洋军,其余各省新军已经有实力据守一方坐大。”
宋彪想了想,道:“其实咱们现在要担心的就是他们万一坐大怎么办,现在肯定顾及不了这么多,先让萧星恒起义再说。这个人和我们来往很多,也不是一个贪财忘义之人,不要谈钱,只说是强国之必须,中国已经有望成为世界之列强,中华复兴只在他这一周之举,何况另有其他各军相助。”
蒋方震郑重其事的点着头,这就先行出去办事。
宋彪回过头来,让舒方德将情报处4月份才再次整理的全[***]事地图拿出来,核对各省新军的状况,光复会目前主要是以浙江为中心,在浙江、江苏、安徽、福建、江西、湖南、湖北七省发展,其余各省虽然有一定的会员,但还不至于起到主导作用,同盟会则以两广为中心,在湖北所下的功夫则要比光复会还厉害。
光复会胜在经费充足,长于组织严密,能够在各地秘密的潜伏发展,同盟会则到处东打西打,名气在外,光复革命和孙先生的三明煮义革命在理论上则各有所长,吸收到的人员也不一样。
总的来讲,江浙是光复会最强势的地区,赣徽湘闽鄂其次,东三省则主要是新华会和中华革命会的总会所在地,光复会也在这里秘密有一定的特殊阶层,比如文化人士和乡绅名流,多容易受光复会所吸收。
在各地军事实力上,满清二十镇和十六协的新军中,北洋军最强,武昌的第八镇其次,随后是直隶周边各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