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数量是同时也要考虑整个北方大作战,前期在一个星期内要紧急征集二十万匹,一个月内要完成四十万匹,两个月内征召六十万匹,在没有铁路和足够的马力之前,宋彪是无法解决陕西方面的问题,一号作战规划也只能先不考虑陕西,部队的作战范围到山西截止。
因为宋彪另外还要储备一定的马力征召能力,防止外蒙分裂和外国乘机介入东三省。
马力之余,人力也要上,就地征召民兵、民夫,薪水工资都要开出去,加上粮食消耗,这些全部计算在内,不能打到一半没有粮食和军饷,那是要出大事的。
所以说,经济决定战争,没有东三省在过去五年的高速发展,宋彪在今天也不能按照这样的规划和满清决战。
五年的时间很短,市场经济之下的五年几乎没有太大的风浪,计划经济就不一样了,煤炭铁矿疯狂开采,大豆、甜菜疯狂种,田地疯狂开垦,马耕大推广,马匹大购入,银行拼命发钞,粮食拼命生产,军工厂拼命扩大。
这么一算,所有的经济数据都是假的,宋彪就是在积极备战。
……东北新军是在1910年7月15曰临晨2点正式全军戒严,东三省巡防军则是在7月15曰的中午12点开始戒严,两军几乎同时进入一级备战,全面向着战争奔腾而去,就像是几万匹战马在大草原上狂奔而去,大漠腾腾,狼烟滚滚,气势惊人。
那种感觉就像是几十万名士兵同时在你面前配上刺刀。
死神已经笼罩大地。
一直在高速发展中的东北军终于开始启动了战斗状态,最疯狂的时代即将到来。
满清朝廷对此还一如所知,派了武昌新军第八镇前往镇压长沙起义军,而在两天后的7月17曰,萧星恒也终于决定完全投靠宋彪,在杭州宣布起义。
如果此前的长沙起义是在一种清政斧的理解中,必定当地是有大规模民乱,杭州起义则纯属无法理解之事,随即苏州的新军第二十三混成协内部因为起义纷争发生内部的激战,最后以部分军官放弃抵抗为结束,第二十三混成协宣布起义。
配合这种起义,光复会在全国各地的组织纷纷发动起义,原先私藏的武装也突然暴露出来,将这场起义扩大到全国。
长沙起义。
这将是注定要写入历史史册的一天。
在北洋新军不能抽调的情况下,清政斧将四川新军和武昌新军都派了出去,留守在武昌的第二十一混成协的新军革命党人立刻在武昌发动起义,结果导致武昌新军在岳阳城外放弃作战,双方开始在岳阳城之外对峙而不发一炮一弹。
各地督抚到处镇压,到处联络,各种好处不断许诺,要求各统制、协统、管带积极镇压革命。
事情发展成这个样子,实在超出了宋彪的预料。
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即便东北新军未表态,满清朝廷已经陷入了一种风雨飘摇之势,和辛亥革命时期不同,现在有东北新军牵制着北洋军,清政斧根本不会派出北洋军镇压各地,这就出现了一个极其可怕的问题,也就是只要地方新军一起义,清政斧就根本没有兵力去镇压。
清政斧只能到处许诺各种好处,因为各地总督都是满人,表面上控制着全国各省和新军,实际上各省新军都已经和满人总督隔阂极深,革命起义背后的光复会到处联络,鼓动各地新军起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