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彪的计划是在自己已经控制的十个省中组建十个巡防军和总队,每个军遍设1.25万人,相当于一个新军的镇级编制,在光复会和同盟会成员相当,或者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各镇新军中的光复会成员带领各部撤出,不和同盟会纠缠下去,重新组建巡防军与之正式决裂。
如此一来,对于同盟会控制的新军,临时政斧一律停发军饷。
同盟会宣扬的那些理念纵然再吸引人,他们的一个短板是极难解决的,那就是没有钱,没有钱就没有军饷,没有军饷,身为革命军还能去抢劫吗?
宋彪这一招是极其犀利的,在军饷的逼迫下,驻扎在承德的第二十七镇正式承认临时政斧,调离承德,乘铁路北上沈阳接受整编,编为第四军第二十七师。
在起义之后加入同盟会的第十镇总制孙道仁,在程璧光和部下王麒的劝说之下改变初衷加入光复会,宣布福建省取消读力,接受临时内阁政斧统辖。
收到了孙道仁的电报后,宋彪很是高兴,他立刻给在参谋二局打了电话,让福州籍贯的二等参谋官李宣倜过来。
宋彪对参谋二局的这些参谋军官还是非常熟悉的,李宣倜这个人水平并不是很特别,不高,但也不低,为人比较心细。
宋彪打算派他去福建主持巡防军的工作,福建对临时内阁政斧而言实在是太重要了,宋彪只有控制此地才能恢复中国茶叶和瓷器贸易的繁荣,才能拥有福州船政学堂,拥有在南方的一个现成的军事港口。
李宣倜听到命令之后,很快就匆匆忙忙的跑步到总司令办公厅,进门就立正敬礼道:“二等参谋官李宣倜前来报到。”
他挺高兴的,因为这还是他第一次单独得到总座的召见。
哦,现在应该是皇上了。
他这么想着。
宋彪看到他进来了,就招手示意他过来坐在办公桌前的椅子上,道:“你来的正好,第十镇已经宣布接受临时政斧统辖,你是福州人嘛,我打算派你过去担任福建省巡防军的总队长。”
李宣倜大为惊讶,从一个二等参谋官直接提拔到一省巡防军的总队长,等于是从营长提拔为师长。
看他惊讶的有点难以接受,宋彪安抚道:“你也不用担心,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安排,你只要过去和福建的光复会取得联系,后面就能逐步打开工作局面,枪械弹药会从海军这边运过去。”
李宣倜这才醒悟过来,当即答道:“多谢总座……不,多谢皇上提拔,属下……卑职一定效犬马之劳。”
这是李宣倜近期以来唯一的一次单独面见新皇帝,说的凌乱一点真的很正常,特别是在称呼上混乱极了。
宋彪一直不是很介意这方面的事情,反正能否坐稳皇帝的宝座还是未知数,而且也没有正式的宣布登基称帝,他还是招呼李宣倜坐下来,道:“我喊你过来,另外也是想问问你自己的意见,不知道你这边有没有合适的教导长的人选?”
李宣倜想了想,道:“我同学徐卓是合适的人选,他在用兵方面一直深有造诣,也是很早加入光复会的成员,程守箴更合适,不过应该调不动吧?”
“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