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1911年的中曰辛亥战争证明了中国陆军的实力和名誉,1913年的第二次巴尔干战役则是中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发挥陆军强国的价值,同时也对中[***]工业起到了极佳的刺激作用。
1913年的年底,法国出售的两艘旧型号的光荣级装甲巡洋舰抵达锦州龙门港,成为帝国中央海军北海舰队的旗舰“辽阳号”、“抚顺号”。
在1913年的这一年,曰本贸易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大逆差时代,对华的纺织品出口和对美的生丝出口都遭受了真正的重创,朝鲜外贸的主导权也继续被中国商人把持。
在这一年里,中国纺织品进口总额大幅下滑到2300万中圆,仅为1909年的1/6,国产纺织品开始占据市场的绝对主导位置,出口总额则增加到4120万中圆,和曰本纺织品在朝鲜、东南亚继续保持着激烈的竞争态势。
在这一年里,中国煤炭工业总开采量达到了破纪录的7635万吨,钢和生铁总产能达到了790万吨,而东三省工业在这个份额中占据75%以上的份额。
在这一年里,中国开始真正的推进主要城市的电气化革命,出台政策继续加强扶持国内电气产业。
在这几年的快速紧张且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的经济大潮中,中国已经做好了迎接第一次世界大战到来的准备,虽然中国工业的发展时间而很短,3/4以上的工业产值都诞生在东三省,地区发展极度不平衡,但在技术、水平和总量上已经超过曰本这个并不强大的对手。
与此同时,一战终于就要来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