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皇帝

第204章 北四省(3 / 4)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马家的这些人,身上流着汉人的血,干的却都是损害国家利益的畜生事,只为了一己私利,可要说到底,他们也都是当年左宗棠留下来的后患。

在参观了锡林郭勒的牧业工厂和育马所后,宋彪晚上就在军牧局这边住下来,遵照他的意愿,军牧局也没敢特别安排,只是准备了一个有火炕的房间给他。

汉人到北四省生活必然要面临生活上的很多不习惯,特别是早晚温差太大的问题,冬季更是冷的让人难受,暖炕肯定是必备的东西,只是和东北不同,这里的暖炕一般是用煤炭和马粪,三斤煤和七斤马粪就能保证一晚上的供热条件。

外面还是天寒地冻,宋彪就坐在房间里的大炕上,将王永江、齐灏和畜牧产业局的谭济伍三个人都喊过来,坐在炕上剥着花生喝米酒,一起谈着中国畜牧业的未来和发展之路。

谭济伍去年刚从美国和英国考察牧业回来,想法很多,此时也就是他谈的最多,宋彪和王永江就坐在旁边听着。

欧美国家,越是实力强大,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就会高,美国的比例大约是55%,英国则高达70%,所以英国当年搞工业革命的时候还有圈地运动,其实在整个欧洲都有圈地运动的爆发,德国、俄国、丹麦的圈地运动在19世纪才真正达到高潮,而捷克的圈地运动则是在这几年才开始发展起来。

随着中国毛纺业的发展,特别是东三省毛纺业和纺织业的急剧发展,在这一时期,中国也开始进入圈地潮,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北四省禁垦令》和《牧业保护法》的推出,严禁北四省改牧为耕,原有已经开垦的耕地大部分重新恢复为人工牧场,少量保留耕地也只能种植和牧业有关的粮食作物。

包括像养蚕业,这也是畜牧业的一部分,同样是在《牧业保护法》的范围内,但为了同时保证江南的粮食产量,对桑树品种也在进行改良,以寻求在山地和丘陵地带的种植为主,也就是所谓林桑和湖桑的区别,生丝业随之继续向浙江推进。

对此,中央内阁政斧也促进国会通过了《林业保护法》,加强江浙闽徽赣湘粤桂黔等省和东三省的林业发展,以追寻果林、木材、茶树和药材开发为主。

所有这一切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工业而服务,实际上也是一种新圈地运动。

工业对于农业的影响是巨大的,比如说中国纺织业的高速发展过程中,对于羊毛、羊绒、棉花、生丝、亚麻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在华北、鲁、豫、苏北和东三省的辽东湾地区,农业部一直在积极推广新棉种,推广新的工艺和化肥,改善水利条件,不断增加棉花供应总量。

榨油工业对大豆、油菜的需求,砂糖工业对甜菜、甘蔗的追求,酿酒工业对高粱、葡萄的追求,食品工业对面粉的追求,饲料工业对玉米、豆粨的追求,要想避免经济作物发展过程中对粮食产量的削弱,防止粮食价格的增长,那就只能在粮食耕地不断减少的同时,不断推进水利、化肥和新耕种技术的发展。

这也是中央大规模借债发展水利的原因,必须增加水利,推广化肥和新技术,推广马耕、牛耕和机械耕种的范围,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证粮食亩产的增加,才能进一步保证工业对经济作物的庞大需求。

随着东三省、上海、武汉等地的化肥工厂大规模兴建,不惜代价从德国引入氨化工,中国的化肥总产量已经达到了130万吨。

不管名义上如何变化,背后都是圈地运动现象,其实都是为了工业服务。

听着谭济伍在这里讲述他所认识的中美牧业差距,宋彪慢悠悠的剥着花生,默默的倾听着,王永江显得很沉默。

等谭济伍说的差不多了,王永江才和宋彪说道:“皇上,帝国这几年在农业发展上下的功夫不可谓不大,只是和美国相比,咱们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政策局前段时间从美国和法国考察调研回来,同我说美国目前的人均粮食是1232公斤,咱们只有230公斤,我听了之后只有唏嘘感叹的份,特别是美国的农业机械的运用,目前大概是120亿马力的总量,平均每人133马力,这里面还不包含牲畜马力,咱们就算加上牲畜,人均也不超过3个马力,这里面的差距就更大了。所以,我和政策局的金鼎勋说他是给我找麻烦,这些数据一出来,咱们农业部这几年埋头苦干下来,等于是什么都没干,千里路遥遥,不知何年才能走完啊。”

宋彪倒是不着急,道:“慢慢来吧,你是农业大臣,身负重任。从燕京出来之前,我和唐总理说到内阁的事,我说现在就是几个内阁大臣最重要,农业、财政、工业、交通、水利。你们农业部是当之无愧的帝国第一内阁部,任务艰巨,咱们能挑选出来的一流人才都给你派了过去,你们农业部的外国专家局聘请的外籍顾问甚至不比工业部和国土资源部少。其实,我们换个角度看问题,正因为我们和美国的差距大,现在又盯着美国学习,他们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他们有什么法律,我们就颁布什么法律,只要我们继续坚持学下去,我们的发展也会是更快的,我们进步的空间更大。”

谭济伍则道:“现在也就东三省能有资格和美国工农业比拼,条件好啊,按照东三省目前的发展速度,预计十年后就能是美国的工农业水平,到了那时候,咱们中国可就算是走上复兴的第一个台阶。”

宋彪道:“话是这么说,可关内关外差距太大也不行。咱们当初制定《耕地保护法案》,目标是希望控制土地兼并,确保每家每户都有一部分田地,所以各省都有权制定一个增产税上限,每户持有的土地超过一定亩数就开始增收增产税,关内一般都是在六十亩地的上限,东三省最低得十垧地,也就是150亩,话说回来,东三省每家持有十垧地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往年,你在东三省有一百垧地都不好意思自称地主。咱们的情况特殊,农业人口太多,耕地面积平均值低,所以就只能这么办,尽可能让每户的土地都相对更为平均,逐步取缔大地主阶层,让农业累积资本向着工业流动,遏制土地兼并。现在回过头一看,关内关外不管是农业,还是工业的差距都在急速的扩大化,对于内阁而言,这样的情况是不好的,东三省要继续加速发展,同样的,关内也要抓紧时间追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