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皇帝

第213章 国家地位是打出来的(2 / 5)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只是究竟派谁担任中东战线司令官的问题,宋彪一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答案。

想来想去,他还是决定亲自出征,但在名义上继续启用在西北坐镇多年,此时已经很熟悉回教问题的段祺瑞担任司令官。

因为不清楚段祺瑞是否同意,宋彪就将段祺瑞从西北招了过来。

甘肃、陕西的人口在1883年之前的十年出现了大规模的减少,甘肃一省更是从一千五百万人口骤降至六百余万,陕西、宁夏等省因为反复厮杀和互杀,人口减少的同样很厉害。

对于此时的帝国而言,倒是比清中后叶要好治理一些,实施一些安抚政策后,西北在这一段时间里已经曰渐安定,并没有太多事情,段祺瑞的工作也不多。

得到诏令,段祺瑞立刻就乘坐火车赶回京师,此时的他还真不知道后面会有如何离奇的事情即将发生。

段祺瑞回京之时已经是9月下旬,中东参谋局组建成型,各项工作都在紧张的开展中。

从1911年开始,帝国就一直在竭尽所能的支持远东航运公司、上海轮船招商局、南洋航运公司和虞洽卿的江南航运公司扩充四大航运公司,从美国大量购船的同时也大量自造轮船,迫不及待的发展自造万吨商船的产业链,即便如此,帝国的航运实力也还是不足以支撑帝国在海外大规模的用兵。

远离本土万里之遥在两伊边境开战,而帝国的航运实力又很有限,那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尽力在伊朗和印度购买物资,减少远洋航运的压力。

这天下午,宋彪就将舒方信和蒋方震、傅良佐等人招到御书房,和他们商议补给的问题。

新华公司这两年里利用中英没收在华资产的契机,通过特殊的渠道和德国协商,将德国禅臣洋行在欧洲的资产也买断经营,再和上海的英籍犹太商人合作,将禅臣洋行在新加坡注册为一家中英合资的洋行,作为壳子在欧洲大肆进行军火贸易生意。

从去年开始,禅臣洋行就扩大了在伊朗和印度的贸易范围,以预防各种意外情况,其中就包括最终在两伊开战的可能姓。

宋彪和蒋方震、舒方信等人算了一笔账,如果派遣到伊朗的部队在六十万规模,整个战争期间,平均每个月都要保证30万吨物资的输送能力,远东航运总公司和上海轮船招商局的能力是可以满足的,但是非洲远征军和欧洲远征军的物资又如何保证,最后的问题是如果四大公司都抽调出来保障军事物资的运输,国内的海运行业怎么办,所有业务停摆吗?

所以,除了枪械弹药之外,其余能在地方就地购买的物资都最好是就地采购。

几个人正在商量之时,段祺瑞就已经到了宣政园,听说他提前一天就到了,宋彪也是很高兴的,就让他直接进来觐见。

过了一会儿,段祺瑞进入御书房同宋彪躬身行礼道:“臣下段祺瑞见过皇上。”

宋彪笑道:“你来的正好,这就要和你谈几件大事!”

段祺瑞一听这话自然高兴,军人能谈什么大事,尤其是这样的光景里,十之八九还是派他出去领兵打仗,虽然他自己觉得能力有限,和新起来的这些年轻人不能比,可只要是同在帝党一派了,他好歹也能讲究一下资历。

他当即答道:“只要皇上下令,臣下必当尽忠尽职,死而不惜。”

宋彪和蒋方震他们一起笑出声,道:“段司令好严肃啊,坐吧,不管是什么事都要坐下来慢慢谈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