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等过了半个小时,这群青年军官们才在傅作义的带领下进入白鹤馆觐见皇上。
宋彪乘着这会儿的功夫正好将手里的这本《战争准备与战役实施》看完,诸位青年军官进来列队行礼之时,他就将此书搁置在一旁,让傅作义给他们再次赐坐,只是这一次坐在他的周边,不用再在外面等候着。
宋彪眼前的这些青年军官们,他此前都已经见过,有一些还是前两年才见过的,但大部分都只见过一两次,少数几个多见过两次。
大致在扫视一番,在人群里看到了这几年颇加重点栽培的黄伯韬,宋彪的心情好了许多,因为眼前的这些青年的中下级军官就代表着帝[***]事陆良的未来。
想到这里,宋彪就和在座的这些青年军官说起此次庐山会议的原委,道:“万物起于基石,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的强于弱,既取决于国力,也取决你们这些中下层的军官,庐山会议开了很多次,大体都是和政经、宗教科技有关,今年我们决定召开这样的军事座谈会,目的显然不是要让那些上将、中将们过来度假和享受人生,而是要将你们这些中下层的青年军官都请过来,畅所欲言,从你们这里寻找国家军事改革和改进的方向,因为只有你们才最了解问题,也只有你们才能决定国家军事力量的强于弱。所以,这一次的会议召开之后,你们就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务必要将你们心中觉得不对的地方都指出来,只有这样,我们中国的军事革命才能继续发展下去。”
宋彪就这样说了一番,在座的诸位青年军官们虽然各自都有一些感慨,可也都明白现在还不是在皇帝面前发牢搔的时候,大家都默默的点头称是,谁也不敢多说一句。
相应的,因为整个庐山会议周期长达两个月,宋彪也没有急于就要在此时同他们这些中下级军官商议帝[***]事革命的未来。
正好刚将霞飞元帅的这本《战争准备和战役实施》看完,宋彪就做了一番过渡的继续说道:“我们这些年建立了世界各国中最多和最好的军事院校,大量培养青年军官,正因为青年军官才能代表中[***]事的方向和实力。因为你们年轻,你们才能不断的学习,跟得上时代的发展步伐。霞飞元帅的这本书在国内刊行也快两年时间了,你们之中有谁仔细研读过?”
大家一阵沉默。
其实霞飞元帅的这本《战争准备和战役实施》在帝国中央国防军内部的评价并不高,一是中法的军事思想不一样,二是中国在战争准备和战役实施这两个领域都有最为擅长的领域,但是当着皇帝的面,谁也不能直说。
所有人都是一阵无声的沉默。
此时,卫立煌就和宋彪答复道:“回禀皇上,属下仔细研读过霞飞元帅的这本著作,大体正如我军强调的一般,只是属下以为整个战争阶段应该分为前期的国防期,战争的准备期,最后才是战役的实施期,特别是在战前的动员上,属下以为霞飞元帅所进行的分析还是过于简陋。”
宋彪微微颔首,道:“你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继续说说看吧。”
卫立煌则续道:“国防建设期和战争准备期乃是上将之责,我等都是中下军官,故而最为注重,也必当注重战役的实施阶段,而霞飞元帅所论述的战役实施相对我国则并不受用,这里面的关键取决于两点,一是中法国情不同,二是中法军事的思想不同。法国长期于英德较量,实力弱于两方,故而在军事思想上侧重于防御和限制,而非主动进攻,而我军则不管是弱是强,在战争中都积极强调控制主动权,强调快猛机动的进攻,以进攻消灭敌军,击溃敌军,因此两点的基础上的不同,霞飞元帅的这本著作对我军的启迪之处也就不多了。”
宋彪鼓掌称赞,道:“你说的非常有道理,但有一点也完全没有道理。国防建设和战争准备绝非是简单的上将之责,而是整个国家之责,也特别是你们这些中下级军官之责。如果没有你们的实施,中央军部的一些军令都是形同虚设,何来国防建设和战争准备,如果没有你们从基础传达的反馈,中[***]事又将如何向更好的方向变革?所以,朕以为你们身为中下级军官,更应该对国防建设和战争准备负责,不管是在士兵的训练,曰常的演习,战术的磨合和创新,以及士尉官的栽培训导之上,你们都承担着帝[***]事建设的第一重任,责无旁贷。”
卫立煌意识到自己说错之处,当即认错道:“皇上教训的极是,属下疏漏寡薄。”
宋彪不过是借题发挥,利用这个机会强调一下中[***]事建设的方针和此次庐山会议的重要意义,他也不相信卫立煌会是一个对基层军官工作并不负责的校官,就和卫立煌等人续道:“此次庐山会议就是要特意来发扬你们的力量,平时想说而不能说,没有机会说的话都可以说出来,人人都要反思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提出改进的想法,大家集思广益才能更好地建设帝国国防,其实你们现在就可以提一些新想法和新建议。”
宋彪刚说完,大家一阵激动,此时还不过是上尉军衔的黄伯韬就迫不及待的起身敬礼,道:“皇上,属下有一句话,不知道能不能说?”
宋彪对黄伯韬这个还是很欣赏的,道:“你说吧,没有什么不能说的!”
黄伯韬站的笔直如电线杆一般,神情严肃的大声道:“属下只有一句话,请增加国防兵的服役年薪和假期补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