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彪感叹一声,亲自为容星桥斟茶一杯,道:“你这都是艹劳过多啊,一辈子劳碌不易,我和舒皇后谈过了,不知道你打算退休之后去哪里颐养天年,广州和上海的行宫基本都用不着,你要是回广州和上海,我就将行宫赠予你,让你好好的安度晚年,也算是我的一点心意。”
容星桥大喜大惊,匆忙道:“民下何敢,还请皇上收回成命!”
宋彪倒是不以为然,道:“张康仁不是占了我半栋行宫嘛,你要是继续留在上海,我那西半栋的豫园就送给你了。你也不用客气,该赏的人不赏,我曰后何以用人,又何以招揽人才?”
容星桥这才答道:“多谢皇上隆恩!”
宋彪微微嗯了一声,就继续和郑桂廷说道:“容董退休之后,远东财团的事情就要你来负责,在你的任上,远东财团的重组要加快,远东银行还是要发展,中国通商银行和东方汇理银行也要发展,几条腿同时走路是没有问题的。关键在于重点的产业上,就今年来看,我们从美国撤资的速度还是要进一步加快,将保留的资本集中在美国通商银行和美洲银行。国内的产业还是向化工和重工业领域集中,特别是电气、家电、汽车、飞机、船舶、冶金、机床、计算机这些高科技的领域必须要做好,石油和矿产领域是基础,也不能放松。你如果干不了多久,那也要争取给下一任留下良好的基础。你们现在都积极的推荐陈光甫接任,那你就要和陈光甫有好的合作,这两年要一起协作。”
郑桂廷答道:“还请皇上放心,民下定当竭尽所能,决不辜负皇上厚望。”
陈光甫也拱手如此作答。
宋彪则看了看陈光甫,他对这个人印象不错,就金融业的发展而言,这个人是很不错的人选,但远东财团的规模毕竟不是一家或者几家银行这么简单。
远东财团是亚洲最大的,也可能是整个世界范围内都属于最大的财团,在国内的二十多个工业领域都保持着高份额的领先优势,算上远东财团持股占绝对优势的中国银行,财团拥有中银、远东、通商、东方汇理四大银行,在其他多家银行,包括像美洲银行这样的巨头级银行都持有较高的股份。
东方汇理银行的规模也不小,原先是远东财团并购中央持有的华俄、德华银行和东方汇理银行的俄德股份,三家银行合并之后,远东财团拿下了绝对的控股权,逐步转化为远东财团的内部银行,在国内的规模仅次于远东银行和通商银行,在非洲、西亚和东南亚也有庞大的分行网络。
四大银行本身就是极高的资产规模,再加上四大银行控股的金融公司,以及纺织、石油、铁路、冶金、机械、船舶、电气等工业公司,远东财团的规模基本相当于半壁中国,所以,要管理好远东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工作。
宋彪对陈光甫就不像对容星桥、郑桂廷这么熟悉,虽然是公认这个人的水平很高,可宋彪确实没有100%的把握。
宋彪就多看了陈光甫一会儿,其实这个人年纪也不小了,今年四十七岁,在远东财团和远东银行公司内部效力长达二十年,在张康仁离开之后就长期负责主持远东财团的金融业工作,兼并东方汇理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就是他任内连续做出的大手笔交易。
在金融业上的造诣和水平确实是很高的,至少在目前的国内,能望其背的人极少,号称是影子央行行长。
大致多看了几眼,宋彪才和陈光甫问道:“你现在对财团的工作有没有什么整体的想法?”
陈光甫稍加思量,答道:“属下和郑董就此有过多次商议,目前来看,财团主要的原因还是控股权过于复杂,这对财团的长期发展不利,属下的设想是效法四大国营公司,成立远东金融控股总公司和远东工业控股总公司,两大公司之间的子公司相互交叉持股,维持股权的稳定,远东金融控股总公司控股四大银行,四大银行各设投资公司,远东工业控股总公司则集中交叉持有远东银行,配合金融控股总公司分散持有其他三家银行和各家保险公司,将这些金融支柱在金融控股总公司的旗下凝聚成更强的金融支柱。”
宋彪对这个方面管的一直是很少的,给这些总董们自由,当即同意道:“可以,你们就按照这个想法去办吧,自己看着办即可,但是近期从美国撤资和规避风险的行动要加紧,美国股市的市值太高,不管是商务部,还是中央经济研究局都感觉风险太高,小心驶得万年船,何况我们在美国的投资收益总额已经很高,没有必要冒过多的风险。”
陈光甫则道:“远东在美国的融入程度太深,想要撤资极难,我们目前也只能是尽可能利用高盘价位脱手部分股份,集中资本在旗下的银行中静观其变。此外,我们和美国多家财团做了一些新的交易,通过股权交换的方式进一步缩小投资范围,将投资集中在汽车、电气、机床、钢铁、通信、飞机和石油七个产业。”
宋彪道:“汽车要进一步减持,其他都没有什么原则姓的大问题。”
陈光甫也不能争辩,默默点头称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