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来看,郭海庆相信曰本海军更可能采取第四条路,这也是唯一比较合理的路,而在这条海路上,帝国海军只有潜艇和大型巡逻机才能侦察到对手,数量众多的水上飞机无法航行的这么远。
现阶段的大型巡逻机和后来的电子侦察机还有着很大的差异,大量的计算都需要指挥员在前线自己负责,每一位机长都需要极其丰富的经验,巡逻机也没有安装雷达,帝国虽然已经拥有了第一代的舰载和路基大型雷达,由于现阶段的雷达技术主要基于真空管和电子管,体积和运行功率庞大,小型化机载雷达的研制工作是和S-15同步进行,年初刚在空军服役,海军暂时还没有列装。
S-10ZC大型巡逻机的监视系统属于光学仪器,拥有2.5倍至10倍的调焦能力,可以大范围观察海域,但只能在白天正常工作。
下午2.34分,SNY40315号巡逻机抵达指定区域的卡西维岛,继续向南前往塔宁巴尔群岛,就在离开卡西维岛的海域后不久,2.41分,在东经132度,南纬5.5度的海域,观察员发现了两艘可疑舰船。
在观察员汇报之后,全机成员都一阵紧张,也似乎是兴奋。
郭海庆亲自到望远镜前观察,并将焦距调远,以他对曰本海军舰船的了解,已经基本能确认这是两艘曰本长野级的重巡洋舰,这是曰本在和抚顺级重装甲巡洋舰竞赛过程中建造的重巡洋舰,也是曰本海军巡洋舰中最为强大的一级。
长野级重巡洋舰和抚顺级一样,基本都属于小口径主炮的袖珍无畏战列舰,拥有9730英吨的标准排水量,也有情报证明这一级巡洋舰的设计排水量超过了10500英吨,只是为了符合《华盛顿海军条约》而宣称只有9730英吨的标准排水量,现役长野、长冈、前桥、柏崎四艘,和中国海军的四艘抚顺级重装甲巡洋舰对峙。
两艘巡洋舰正以时速20海里左右的高速向西南前进,按照这个方向估算,郭海庆相信曰军的两艘重巡洋舰是要突破中国的海军航空部队的警戒网,绕道近海进去荷兰海军防线,对荷兰海军实施警告,以及挑衅起更大规模的冲突。
郭海庆迅速向苏城海军基地汇报这一情况,并要求海军基地派遣一架巡逻机接替SNY40315号。
大型运输机虽然是在天空1200米的高度飞行,轰隆的声音还是令人惊愕,根本不难发现,曰本海军的两艘舰船也随之发现了SNY40315号巡逻机。
十几分钟,海军基地给SNY40315号巡逻机发来指定,由SNY40315号就近组织拦截和警告,不能让曰本海军穿过班达海直接面对荷兰海军。
面对这样未免有些蛮干的命令,郭海庆只能选择接受,在周边进行无线电联系后,很快可以确定周边海域存在着两艘潜艇和一艘驱逐舰,大约在两个小时后能够抵达这一海域,在苏城海军基地,一架备用的S-10ZC大型巡逻机正在起飞,距离最近的另外一艘轻巡洋舰也将抵达。
郭海庆下令让机组驾驶员降低飞行高度,在800米的高度区域通过环绕式的低空飞行做出警告,要求对方舰队停航,或者是返回。
就在这时,曰本海军的两艘重巡洋舰同时加快速度,以最大航速向西南疾驰,为了阻止曰本海军,郭海庆被迫继续降低飞行高度,以一种更为危险的低空航行干扰对方。
飞机逐渐降低高度,距离海面只有六百米的高度,这样的高度对大型运输机而言是非常危险的,郭海庆临时决定亲自担任副驾驶,配合驾驶长继续降低高度,试图用这种危险的飞行逼迫对手原路返回。
郭海庆本身也是一名非常优秀的驾驶长,出身空军的他曾经在中苏空战中获得过一级金质勋章,在尽可能的降低螺旋桨的功率后,他将飞机保持在较低的速度低空航行,但这只是相对本身的速度而言,相对于曰本海军的两艘巡洋舰,侦察机的速度还是非常惊人的。
当帝国海军航空团的这架S-10ZC大型巡逻机从前方第一次呼啸而过时,轰鸣的声音让曰本海军的士兵们极度惊悚,一时之间,这两艘重巡洋舰上的船员都没有做出任何反应,但曰本海军并没有继续停止向前,双方陷入了一种僵持的对峙中。
眼见警告无效,身为机长的郭海庆也在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他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继续保持追踪,直到第二艘巡逻机和附近海域的驱逐舰和那艘锡林郭勒级巡洋舰抵达;另一个选择再次进行更高度的警告。
短暂的思考后,郭海庆选择继续警告一次,这一次,他还是会从两艘巡洋舰的前方飞过去,最低高度会停在400米左右。
郭海庆计划的很好,并且相信这个距离还不足以让曰本海军误判和失控,但就在他命令驾驶长掉转方向的一瞬间,机身陡然一震剧烈的撼动,连续不断有多枚高射机炮弹打入机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