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皇帝

第270章 领导亚洲(5 / 5)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为了换取亚贸的成立,中国承诺在未来七年向各成员国总计支出高达170亿中圆的优惠信贷扶持,帮助各成员国发展矿产、农业、基础工业,逐步形成一个稳定的亚洲市场,中国向亚洲各国购买矿产和农产品,出口机械设备和工业产品,而中圆是亚贸的标准通行货币,亚贸内部以中圆为法定结算单位。

在亚盟范围内,各国持有中圆为主要外汇储备,而中国则持有黄金维持限兑金本位。

亚盟和亚贸组织的成立宣告中国在中美经济战争中拿到了一张等同不败之身的王牌,但要保障这张王牌的有效姓,中国也就要支出更多军费开支保障整个亚盟的安全。

在1934年的庐山会议期间,特别是亚盟的成立会议上,各国讨论最多的就是军事装备和现代军事建设问题,这是各国保障安全的根本之一,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中国能有多少的军事实力可以保障其他国家的安全。

当英国的军事实力无法保障殖民国的安全,大英帝国就会变成英联邦。

道理是一样的。

中国要想长期维持住亚盟组织,就必须拥有抗衡世界上任何国家的军事实力,根据《亚洲同盟军事条约》,亚盟各成员国的军事装备都将和中国统一化,便于各成员国相互派兵支援,减轻后勤压力。

在此基础上,帝[***]工业也将彻底开足马力,为各国提供所需要的军事装备和物资,帝国的铁路和石油天然气管道也将修建到沙特。

1928年之后,帝国中央国防军缩编到了175万规模,现在则必须扩大到220万规模,以保障在各盟国都有足够的驻军,不管如何,骑兵已经不可能再列入武装。

在同盟条约中,帝国首先会在各成员国设立空军基地,为各国提供空军保障,随后才会陆续派遣陆军和海军,陆军以全机械化部队为主,海军则相对最少,因为帝国海军的实力相对较弱,但是帝国会以较为合适的价格出售军舰,帮助各临海国建立基础的海军巡逻部队。

从1934年开始,一个庞大的新帝国诞生了。

它诞生于1910年,但它真正的崛起则是1934年,24年之春秋的光复革命,终于让一个古老的帝国重新成为亚洲之王。

它再一次从东土世界崛起,以亚洲之王的身份统领亚洲,呼啸世界。

(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