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皇帝

第286章 中德战略互助(4 / 5)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与此同时,德国特使团也在和中国秘密磋商,德国现在已经基本决定向苏联开战,为此提出一个建议即中德建立牢固的军事同盟,一起向苏联宣战,在苏联战败后,双方以乌拉尔山脉为界,东侧归属中国,西侧归属德国。

中国拒绝了这一提议,因为根据亚盟的原则,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亚盟成员国都不得于其他国家缔结军事同盟,以保证亚洲的读力姓,正是基于这一点原则,中法才结束了原有的长期的同盟关系。

随后不久,以戈林为首的德国特使团重新提了另一个建议,即德国对苏联宣战,中国向德国提供资金和物资援助,在德国战胜之后,德国保证哈萨克地区读力,并将托管权转让给中国。

在此基础上,德国要求同中国签署类比法国的《中德战略互助条约》,以保证中国永远不会向德国宣战,而德国承诺不和意大利签署同盟协议,并且不会支持和纵容意大利侵略非洲。

顾维钧在同赫尔曼.戈林多次磋商后,最终同意签署《中德友好合作条约》,而非像法国那样的《战略互助条约》,但是《中德友好合作条约》同样保证在德国不侵犯中国及亚盟盟国利益的前提下,中国会给予德国所需要的物资及资金贷款援助。

双方约定此事之后,就此进行了全面的商榷,将具体的条款都确定下来,决定在5月份左右签署这一条约。

这个时期,德国在谋划进攻苏联,为征服整个欧洲寻找资源殖民地,而曰本则在为了保住殖民地谋划偷袭中国,苏联和中国当然都知道,苏联积极在西线布防调军,试图阻止德国的军事冒险,中国则故作不知,继续积极的同曰本内阁进行洽谈,看起来更希望和过去一样通过谈判迫使曰本接受再次被压制的局势。

说到底,苏联不想同德国开战,而中国则完全做好了一次消灭曰本海军主力的计划。

就在德国特使团离开中国,苏联名义上的国家元首米哈伊尔.加里宁也亲自率团访问中国,希望同中国就《中苏和平条约》的续约问题进行谈判,前几年的苏联随着工业实力上升,一方面继续表态要和中国保持友好,另一方面也积极向中亚渗透,真是说一套光明正大,做一套卑劣下流的典型。

在苏联看来,亚盟就是为了针对苏联而创立的,一直想要分裂亚盟,从经济到军事援助各种条件都愿意许诺,妄图将乌兹别克斯坦、阿塞拜疆等国从亚盟分裂出来,还积极派遣苏维埃渗透到吉尔吉斯地区,支持吉尔吉斯地方派从中国读力。

各国都是玩阴的。

等到纳粹德国在中国的支持下开始明确的准备向苏联发动军事进攻,苏联现在才慌忙要来找中国谈和平条约,又重新提起要遵守停战时期的各种承诺的条件。

苏联也好,沙俄也罢,其实都是不遵守承诺的典型国家,说过的话就像是放过的屁一样不值钱。

有趣的是苏联、纳粹德国、法西斯曰本都是一样的特点。

因为刚和德国就此达成协议,帝国直接拒绝了同苏联继续续约的谈判,两面三刀的政策固然有利于帝国的国家利益,有利于帝国聚集重兵消灭曰本,但是帝国的实力足以保障国家两面作战。

哪怕不作战,帝国在西部战场堆积重兵,也足以能将苏联的大军分开,让苏联难以集中兵力抵御德国的进攻,诱使德国投机主义的猖獗,诱使德国更容易的做出全面进攻苏联的决策。

时间还是很早的。

德国在今年之内绝对不可能做好进攻苏联的一切准备,帝国即便要和苏联签署和平条约,也会选择一个最佳时机狠狠敲诈苏联一笔,让苏联狠狠的反省过去几年的一时猖獗。

苏联自以为重工业实力增长的极快,就得意忘形的以为可以向中国报仇。

他们真是不理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这个道理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