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东汉末

第201章 天意(4 / 5)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陛下,汉家天下当然是陛下的天下,不过,陛下不能以一人治天下,总还要士大夫的辅佐的。”贾诩小心的说道:“这三百人中虽然有很多是世家子弟,可是恩由上赏,安排哪些人任职,还是权在陛下啊。”

天子轻声笑了,他背着手,沿着花径慢慢的向前走着,贾诩不即不离的跟在后面。天子一边走,一边想着事,过了一会儿,他突然问道:“如果每年都像这次从交州运米,可行否?”

贾诩眼神一闪,摇了摇头:“臣以为,从交州运米可解一时之急,却不能太过依赖。”

“为何?”

“这次运米,看起来所费不多,可是细算起来成本并不低。”贾诩不紧不慢的分析了一番。这次运米首先没算运费,所有的船都是官船,押送的也是水师,这些人偶尔出一次任务当然没问题,但是如果当成例行任务,必然要另外再找人负责他们原本的任务,无形中又多了开支。再者,这次运米是以解决洛阳危机为主,以前也没有人这么干过,所以宋奇才能以低价购得大量的稻米,几乎把交州诸郡的库存都扫光了,下次再去还能有这么低的价格吗?

听了贾诩的分析,天子有些遗憾的点点头,他虽然没有细算,但是很明显,如果不算政治帐,那这次宋奇交州贩米实际上并没有赚什么钱,要赚也是宋奇他们几个赚得盆满钵满,朝廷并没有赚到钱,相反还提供了水师和所有的船只。

“看来要把这作为长久的生财之计,还有些不少困难啊。”

“陛下圣明。”贾诩谦恭的说道:“不过,臣以为来往交州做生意还是可以的,稻米便宜,可是那些珠宝却不便宜。”

天子笑了,连连点头,这次宋奇给他带回来不少西夷的货物,以前也不是没见过,西夷进贡的也不少,但是进贡要是赏赐的,他付出的成本并不低,和宋奇所花的钱相比,那可要大多了。

“刘修说得对,无农不稳,无商不富,要想赚钱,还得做生意。”天子忽然来了兴致,转过头对贾诩说道:“你看在宫里办个宫市怎么样?”

贾诩一怔,连忙摇头道:“陛下,在宫里办宫市,谁来买啊?”

“不是要人来买,我就是想了解一下怎么做生意。”天子一挥手,不容置疑的说道:“事非经过不知难,不亲身去做做生意,又如何能知道应该怎么做?朕不能出宫去做个商人,那就只好在宫里试一试了。”

贾诩沉吟片刻:“陛下的用心是好的,只是臣担心此举恐怕会惹人非议。”

“非议?”天子一撇嘴:“朕有卢子干这位大儒主笔,还怕什么非议?再说了,事只论该与不该,只要是应该做的事情,就不能怕人非议。”

贾诩有些头大,他又试探了一句:“陛下,要想开宫市也不是件小事,是不是找几个精通商事的人来商量商量一下再办?”

天子点了点头,沉吟了片刻:“刘修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回来?”

贾诩松了一口气:“他家里出了意外,估计得要一些时间吧。”

天子有些遗憾:“当此之时,他却不在洛阳,实在是个遗憾。其实朕还真想看一看,他平时总是巧舌如簧,要是参加了考试,能考成什么样。”

贾诩笑了。刘修那点儒学水平他还不知道吗,比他可差远了,估计是不会被录取的。不过,天子提到刘修时很器重,刘修就算不能通过考试,想来做官也不成问题的,更何况他现在已经佩了二千石的印绶,根本不需要考试。和他不一样,刘修有卢植这样的老师,谁敢怀疑他的儒学水平?又有几个人知道刘修虽然读过诗书,可是他对诗书的理解大多是离经叛道的。

不过,贾诩对天子提到刘修时的器重和自然而然的亲切非常羡慕,他印象中刘修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见过天子,天子却对他似乎相当熟悉,这大概就是神交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