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东汉末

第212章 唱念做打(3 / 6)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刘修有些发呆,过了会,突然抬起头问道:“你说什么?”

天子无奈的翻了个白眼,提高了声音:“朕说,你来做宫市令,管理这个宫市,能不能把宫市经营好?”

刘修很茫然:“宫市?什么宫市?”

“喂,你清醒一点好不好?”天子真的火了,指着自己的鼻子大声说道:“朕问你话,你能不能集中精神一些?”

刘修还没有回答,太后抢先说道:“怪谁啊,还不是怪你自己?他以前是个多机灵的人啊,被你这一吓,别是吓傻了吧,真要是吓傻了,那多可惜啊。唉,可怜的孩子,父母不见了,家被烧了,心上人又被你抢了,再被你搞这么一出,再聪明的人也顶不住啊……”

天子快抓狂了,要不是看刘修这副失魂落魄的样子的确可怜,而自己又正是罪魁祸首,责备他的又是他最亲近的母后,他都忍不住要叫人把刘修拖下去打一顿。他一看刘修低着头又要流泪的可怜样,连忙讨饶道:“母后,你别说了,别刺激他了。”

太后一看,赶紧住了嘴,和天子面面相觑。

刘修平静了一些,抹抹眼角,摇头道:“宫市规模太小,宫女也好,太监也好,他们都不是真正的商人,不可能从中得到经商的经验。”

天子也收起了笑容,正色问道:“那又当如何?”他见刘修有些不解的看着他,又说道:“朕不光想知道经商究竟是怎么回事,还想赚一些钱。今年可能还会大旱,如果不早做准备的话,去年的事情又会重演。”

“钱再多,买不到米还是一样。”刘修摇摇头:“当务之急,不是赚钱,而是种粮。”

“种粮?”天子无奈的笑了一声:“你以为我不知道?可是哪来的人,哪来的地?”

“大汉不缺人。”刘修的声音渐渐的响亮起来:“我在幽州看到的流民就有几十万,想来别的地方也有,只要把这些人组织起来屯田,何愁没有粮食。”

“人是不缺,还嫌多呢,可是哪来的地?”天子的声音也大了起来。他是生气,大汉现在到处是流民,但户籍上的编户却越来越少。司徒府报来的情况说,各地都有逃亡的百姓,而实际流亡的人口可能比报上来的还要多。流民犹如决堤的洪水,越来越严重,而土地的缺口却越来越多。土地当然不会凭空消失,天子在民间呆过,他隐约知道一些那些豪强的手段,这些消失的土地应该是被他们侵占了。

大汉有地,但是天子没地,这是一个让天子非常恼火的事情。他恨不得现在把那些大地主全部抓起来杀掉,用暴力从他们手中把地夺回来。这段时间杀了不少人,他也得了不少地,仅是王甫和曹节这两个人手中,他就得到了近五百顷的土地。

但是,他也只能剥压宦官的土地,因为宦官没有什么人声援,死了就死了,他如果要去剥夺世家的土地,就会惹出大的反击,蔡邕被他贬到五原去了,但是他只得到了十来顷土地,让他非常失望。

“大汉没有土地?”刘修很吃惊,这片土地后来曾经养活了十几亿人,就算是清末也有四亿人,可是大汉才几千多万人,怎么就养不活了?

天子耐着姓子向他解释了一下,大汉目前大概有五千万人,七百万顷土地,这里面又有多少可能是虚报的,又有多少可能是根本不存在的政绩之类,最后很愤怒的一摊手:“这就是大汉目前的家当,人很多,地很少,这些年又灾异不断,流民四起,那些人占着大片的土地,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上书的时候一个比一个忠君爱国,让他们把多占的田吐出来,却是一个比一个还歼猾,好象没一人多占一亩地似的。”他咬牙切齿的骂道:“我恨不得把这些满口仁义道德的伪君子一个个的全部吊死在城头。”

在天子说话的时候,刘修一直在静静的听着,可是他的表情有些迟疑,精神也不是很集中,也不知道他究竟听了多少。天子说到最后,有些按捺不住了:“刘修,你在听朕说话吗?”

刘修愣了片刻,慢悠悠的说道:“草民正在恭听陛下教诲。”

“我呸!”天子终于还是没忍住咄了他一口:“朕是让你帮朕出出主意,不是教诲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