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师,我以后可能要长期屯戍在这一带,呆在晋阳的时间非常有限,刺史府的事情,你要多承担一些了。”刘修背着手,轻轻的摇晃着马鞭,像是小马在摇动自己的尾巴。他一边走一边对王允说道:“我想听听你对代行刺史事的计划。”
王允并没有什么激动的表现,相反倒是有些不快。就是刘修不用承担并州的军事任务,并州刺史府的大部分事情也是由他来处理的,这是不言自明的习惯。刘修并没有给他更多的权利,相反倒是提出了一个要求:刺史六条中,原本针对的就是太守级官员和地方豪强,并州地理环境特殊,人口也少,地方豪强横行乡里的情况远没有内地诸郡那么严重,但也不能说没有。我不敢奢望一下子均贫富,但我希望在今后的几年内,豪强和百姓之间的贫富悬殊会越来越小,而不是越来越大。豪强的强大,不能以伤害百姓的利益为代价。
王允明白,刘修这么做虽然很温和,但是他削弱地方豪强的决心并不弱,这实际上是在和所有的并州豪强争夺财富,只不过不是用刀。更让王允为难的是,这实际上是把他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他王允要面对并州豪强们的反击和唾骂。
而且他王家就是并州最大的豪强。
王允在接受这项任务之前,犹豫了很久,他差点答应刘修的推荐到北军去做长水营校尉,但最终他还是接受了刘修的重托。一是他觉得要完成这个任务,舍我其谁,二是他生怕他不干了,刘修换一个手段更简单、更粗暴的人,直接用杀戮来解决问题。
王允相信杀戮是解决问题最直接的办法,可是如果刀抓在别人的手里,要杀的人是他王家,那事情就有些不妙了。
刀当然只能抓在自己的手里,这是王允一惯不变的信条。
“愿为大人效劳。”王允不紧不慢的跟在后面,把自己想好的一些方案细细的说给刘修听。刘修听了,却不做太多的评价,只是问了一些问题,听了王允的解释后就不再多问了。
远处驰来十几匹战马,警戒的亲卫营慢慢的围了过来,刘修凝神看了一眼,笑道:“天子的使者来了,子师,我们整理一下,准备接诏吧。”
王允也露出了笑容,战报送上去快三个月了,洛阳的诏书终于姗姗来迟。
刘修忽然叫了起来:“文和?”
贾诩翻身下马,大步迎了上来,和刘修双臂相握,哈哈大笑。两人说了几句闲话,贾诩笑道:“大人,我这次来要呆一段时间呢,先宣了诏书,然后我们再慢慢的聊。”
“好,好。”刘修非常高兴,连忙跪下接诏。
天子迁刘修为北中郎将,持节督并凉幽三州军事,包括护羌校尉张则、使匈奴中郎将田晏、护乌桓中郎将夏育和新任辽东属国都尉公孙瓒在内,皆归其节制,封都亭侯,赏黄金百斤,帛千匹,御用器物数件。
迁赵云为度辽将军长史,主度辽营事。迁韩遂为云中长史,行太守事,领骑兵千人,驻北舆。迁吕布为朔方长史,行太守事,领骑兵千人,驻朔方。皆归刘修节制。
迁袁绍行长水校尉,领骑兵一千五百人,即刻返回洛阳。
其他相关有功人员各有赏赐,不过数量非常有限。
刘修领了诏书,有些不太明白,但是他什么也没说,吩咐即刻将消息送到赵云等人手中,然后就在河滩上设下席位,让人架起火,从河里扎了几条鱼上来现烤,以招架贾诩一行。
“大人,你这可有点寒酸啊。”
“天子比我还寒酸吧。”刘修笑了笑,搓了搓手,一边看着郝昭等人架起火堆温酒,一边笑道:“洛阳最近很热闹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