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她被打成□□以后,家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她受尽各种侮辱和不公平的待遇,要不是遇上王建军,他不顾一切娶她,给她一个完整的家,她现在早就变成厉鬼了。
可是因为身份问题,她处处受人白眼嗤笑,无法出去工作挣钱,只能依附王建军生活,这对从前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崇尚男女平等,一心想搞出一番事业的她来说,无疑像在接受凌迟。
如今她为了一些私心帮杨秋瑾的忙,却得到了她的尊重,收到她的报酬。
梁雪晴握着手里的一块钱,渐渐泣不成声,被人尊重的感觉,可真好啊。
杨秋瑾拎着衣服回到家里,陈胜青已经把墙砌好了,大约一米五高,不高也不矮,正好可以阻挡视线。
看到她穿着袄裙进院来,陈胜青还以为自己看错了,仔细的看她两眼。
杨秋瑾有几分不自在地冲他笑了笑,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我请隔壁梁嫂子帮忙做的衣服,好看吗?”
她在他面前转了一圈,像一朵山间幽兰,静静地在他面前绽放。
陈胜青的心,像被谁挠了一下,泛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觉,喉咙微动,声音低哑:“好看。”
他的目光真诚火热,杨秋瑾被那样的目光看着,莫名有些羞涩,她脚步轻盈地回到屋里,瞧见陈天佑还在门口眼巴巴的望着她,她赶紧转过头,当没看到,回屋自己美去。
中午,她就蒸了几个红薯,外加一盘子陈天佑不爱吃的炒洋葱。
陈天佑饿了一早上,本来还想赌气不吃中午饭,跑去隔壁王家蹭饭的。
哪知道王家跟他爸妈早通了气,中午也吃得是洋葱,还是食堂大锅菜,味道更不咋滴的洋葱,配上几个灰不溜的三合面馍馍,他看着就没胃口,灰溜溜的跑回屋里。
一看陈胜青吃得红薯只剩一个拳头大的,盘子里还剩几片洋葱,他顾不上生气耍犟,拿起红薯,抓起洋葱就往肚子里塞。
可怜他一阵狼吞虎咽,肚子还是饿得咕咕叫,他爸妈压根就没想着要给他再做食物,吃完就收盘子,再把灶房屋子锁的死死的,防止他偷东西吃。
陈天佑委屈的不行,捂着肚子,倒在自己的小炕上,呜呜咽咽的哭唱:“小白菜啊,叶叶黄啊,没了爹娘......”
杨秋瑾在西屋听到他的歌声,差点没绷住,给笑死。
本来她还担心他们夫妻俩做得太过火,会给孩子留下阴影。
现在看来,陈胜青是正确的,天佑这种不长记性的浑小子,就得狠狠收拾他一番,他才知道什么话该讲,什么话不该讲。
一连几天,杨秋瑾都忽视陈天佑的存在,该干嘛干嘛,陈天佑叫她,她就装看不见,听不见,当他是空气。
陈天佑哭过闹过,撒泼耍赖撒娇过,她完全不为所动。
一直处于饥饿状态中的陈天佑,从最初嫌这嫌那,十分挑食,到最后杨秋瑾做啥吃啥,每天跟在杨秋瑾屁股后面转,眼泪汪汪的说对不起,帮着干这干那,再没有到处乱跑过。
杨秋瑾瞧着这浑小子像是涨记性了,跟陈胜青合计商量了一下,认为他是真知道错了,这才领他到部队学校报名,让他开始上学。
孩子上学,丈夫工作,家里就剩下杨秋瑾一个人,她伺弄完院子两侧长出嫩芽的各种菜秧子,就去找家属妇女主任,也就是廖政委的妻子,问问家属区有没有什么空的职位,让她做做。
范琼慧很遗憾的告诉她:“家属区各个单位的岗位有限,全都招满,你要想找点事做,可以去外面的小镇找找活计。”
外面的天黎小镇常住人口不过五百人,镇上比先锋大队还穷,连个厂都没有,想在镇上找份工作,谈何容易。
杨秋瑾一连几天碰壁,也不放弃,四处询问。
赵二凤看她坚持要找工作,就对她道:“你要实在想找工作挣钱,也不是没地方去。五十里以外有个兵团农场,里面在招农场职工,条件艰苦,干活很苦,不是一般人能做的。我手里缺钱,没事干的时候,会坐老乡的驴车去那里干活,赚些小钱,你要想去,我带你去。”
第28章
“叮叮当当.......”一只戴着铃铛的骡子, 身后拖着一个架子车,在宽阔不平的土路上慢悠悠行走。
车上坐着三个人,一个是穿着羊皮大袄, 戴着巴旦木花帽的维吾尔族老大爷, 两个衣着朴素,头上蒙着纱巾, 将大半张脸蒙起来的女人。
其中一个女人怀里抱着一个孩子开口:“大妹子, 你说这样蒙着脸, 真有用吗?不会晒黑?”
“铁定有用的,赵嫂子。”杨秋瑾一只手抓着车架子,稳住摇晃的身子, 另一只手捂住纱巾, 避免被风吹走。
昨天赵二凤跟她说五十里外的兵团招普通职工, 工资低, 劳动力度大, 男人当铁人用,女人当男人用, 要四处垦边治荒下地干农活, 十分艰苦, 问她愿不愿意去,她没二话,直接说去。
杨秋瑾是乡下出生的人, 从小到大都在地里劳动,尽管后来嫁给了陈胜青,生产队为照拂军属, 也因为她有初中文化,大队让她当了几年的会计, 没怎么下地干农活,但在她的眼里,劳动最光荣,工作不分贵贱。
建设兵团她很早就听说过,这是早年间以师团连为一个建制单位,由部队士兵戍边垦荒的特殊单位,他们战时是士兵,闲时是农民,既然要进行种植养殖,也要随时备战,进行戍边。
到了现在,这些兵团更像是农民,因为他们没有部队编制,没有部队军费,只是变成大型的国营企业农场,要不断开荒种植,达成生产目标,向当地政府缴纳粮税,才能完成他们的任务。
然而边疆地区地广人稀,要完成超额的生产任务,势必要扩充人手,这也就是国家最高领导人下达号召年轻知识份子们,前往边疆地区进行支边的原因之一。
各个兵团近几年陆陆续续招收不少职工进去,还是达不到生产任务要求,一个是土地肥力不够,没有大量先进的种植器械、化肥,种不出超量的粮食产物。
另一个是各类种子单一古老,研发新种植的过程比较缓慢,没有好种子进行实验耕种,即便种无数土地,亩产量始终跟不上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