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她稍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裳,握住薛白的手,继续说起来。
“朝廷之所以年年减少纸张用度,因公文、诏书只用白藤纸,纸坊砍伐古藤,原料愈稀,价格愈涨,故而纸荒。如今则多用婴州、杭州等地进贡之白编绞、排绞、藤纸,价格依旧高昂。而民间则多用黄麻纸、葛纸、竹纸。”
“已有竹纸了吗?”薛白疑道,“我却不常看到。”
“有的,只是竹纸粗劣,难登大雅之堂。要刊印书籍,还是得选昂贵的白藤纸为佳……”
两人说着话,马车驶入东市、拐向卖书籍的曲巷。
薛白掀帘看去,凡是来买书的几乎都是携婢带仆的高门子弟。这年头寒门都读不起书,更何况平民。
也该开始一点点地改变了,过程会很慢,和风细雨,但天下事本就需要极大的耐心。
第140章 改变
东市曹门以西的小曲间有一排书铺,其中一间名为“澄心书铺”,卖的除了书籍,还有纸。
马车在铺门前停下,薛白与杜媗走进书铺。
卷轴装的书籍摆在搁子中,另一侧的柜中摆着各式纸张,越往里纸质越好,越白。
铺中已无伙计,唯有一名老者正伏案写着什么,眉宇间有些愁态,听得动静抬起头来,道:“客官可要买书?”
他的川蜀口音很重,说话时双手笼在袖中,显得有些拘谨。
薛白问道:“敢问东家可在?”
“鄙人姜澄,正是此间东家。”
“可有竹纸?”
姜澄一愣,暗道他们气度华贵竟只买竹纸,引着他们到货柜前,道:“有,客官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