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我忠心,上苍可鉴。九重天子,难承咫尺之颜,万里忠臣,岂受奸邪之害?!”
“阁罗凤!休在此假惺惺扮忠臣,若真是受奸邪所害,到长安说清楚!”
阁罗凤自不可能去,却没有当场拒绝,而是表示害怕又被奸邪所害,问唐军使节可否进城先说清楚。
他笃定对方是不敢的,但没想到他们当即答应了下来。
“大王。”牟苴道:“唐军这是想派内应入城,或是城中已有他们的内应,这是前来接洽的。”
“这是欺我是蛮夷,不会计谋啊。”阁罗凤道:“将计就计,放他们进来。”
城头上遂放下吊篮,把两个唐军信使放入了城中。
阁罗凤表现得还是心向大唐,彬彬有礼地将他们迎入王城,赐下美酒。
然而,那些粗鲁的大酋们就不那么客气了,逼着两个唐使喝酒,让人摁着他们,硬生生掰开他们的嘴没完没了地把酒灌进去,直灌得他们酩酊大醉,开始搜他们的身。
“大王,找到了。”
一颗腊丸从头发里被抠了出来,一捏碎,里面果然有两封信。
阁罗凤接过一看,脸色微微一凝,却是看向了郑回。
郑回留意到了他的目光,有些讶然,但还是克制住没有说话。
“先生看看吧。”
“是。”
郑回上前,接过信,待看到了母亲的亲笔,滞愣了许久。
之后,他从恍惚中意识到自己还在众目睽睽之下,遂收起了情绪,看向另一封短信,上面只有一句话。
“令堂无恙,愿与郑兄效安戎城旧事。”
郑回心一颤,慌张向阁罗凤行礼,道:“王上,这不是……”
“这是离间之计罢了。”
阁罗凤不等他说完,已上前执住他的手,道:“我不会中计,郑先生忘了吗?唐军要屠完太和城,才能消圣人心头之怒,我又岂能被这等小伎俩骗了。”
“是。”郑回匆匆应道:“我亦是……绝不受骗。”
他想了想,把母亲的来信撕了,撕成碎片。
阁罗凤拍了拍郑回的手,留在南诏国,郑回就会是开国功臣,也许还会是宰相,希望他不会因小失大吧。
***
夕阳又到了苍山边,一点点从那积着雪的山顶落下去。
太和城的城墙下,唐军攻城半日,毫无收获,只能不甘地退下去。
之后,最后一点余晖也散尽。
静默的苍山之上,忽然响起了动静。飞鸟被惊起,山林里的野兽敏捷地逃窜开来。
一个胡子拉碴的人站起身来,拿着望筒看向前方佛顶峰的顶峰。
月光下,可看到佛顶峰上有一座城的轮廓,名为金刚城,与太和城是相连的。
只要进入金刚城,就能进入太和城……
第356章 夺城
金刚城修筑时,恰逢大唐赐南诏一本《金刚经》,故取名“金刚城”。
此处是阁罗凤的避暑宫,与太和城的北城墙西端相连,以夯土筑成。
夜色下,有一只手摸到了夯土城墙的上方,之后,有人探出头来,以一双明亮的眼打量着远处的守卫。守卫离他还有些距离,这段城墙下就是一处悬崖,因地势太险,反而成了守备上有所疏忽的地方。
他果断跃上城头,蹲在阴影里,解开身上带的绳索,一头系在城垛上,另一头重新抛下墙。不多时,一个个唐军士卒攀了上来,共有六十八人,随王天运上苍山者几乎是十不存一。
悄悄穿过十步余宽的城头,他们从城墙的另一边挂绳索攀下去,猫着腰,奔到了一片漆黑的避暑宫。王天运早已用千里镜观测到了金刚城的防备,知道这里现在正是空置着。
用单刀塞进门缝,拔开门栓,唐军鱼贯进入避暑宫,发现这所谓的行宫也只有长安一座寺庙大小。
搜寻之后,发现佛堂中备着一副金冠、金袍、金帐,该是阁罗凤自立为王用的,虽说不论云南王或南诏王都是王爵,但阁罗凤想要的显然是国主的权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