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长安无援,要不了多久便会断粮,不攻自溃,到时你我可擒下那昏君。”
***
长安。
薛白与颜真卿等人在城楼上等待消息。
待哨马归来,果然禀道:“叛军增援了。”
“贼兵精锐至七万人。”颜真卿目露忧色,又往地图上摆了几枚兵棋,缓缓道:“想起一桩故事,长安有一童子在渭水边垂钓,以肥厚泥蚯为饵,欲钓大鱼,可等鱼咬了勾,却是把这童子拖入了水中啊。”
“为何?”
“鱼太大,童子拉不动啊。”
薛白苦笑道:“丈人这是在打趣我?”
颜真卿指了指薛白,也指了指自己,再指了指长安城内,道:“长安兵力寥寥,如同一稚儿啊。”
“鱼再大,只要鱼篓一盖住,它也掉不出来。”
薛白说着,执笔在地图上画起来。
“我们的计划是这样,设伏兵于子午道,以火油、炸药扮作粮车,引叛军抢掳。同时,以一支兵马虚张声势,使叛军以为朔方大军已至。”
颜真卿拿笔杆敲了敲他的手背,嫌他写的字丑,之后,再在图上画了一笔,道:“彼时贼军主力必在围攻长安,得知朔方主力已至,必要遣兵马支援子午道。”
“如此一来,潼关空虚。”薛白道:“我方只需以一支奇兵事先伏于黄河北面高阜,趁乱占据潼关。则叛军前后断绝,粮草不济,成瓮中之鳖。”
“想得虽美。”颜真卿道,“可这是七万精骑,来去如风,由长安至子午道,不过一个时辰,我方有多少兵力,可与之野战,并使之误以为朔方兵马已至?贼骑由长安至潼关,半日可达,谁可如此迅捷拿下潼关?再者,仅凭这点兵力,岂能逼得贼将出动潼关兵马?”
做计划总是这样,一开始只有大概的框架,之后难免要遇到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
薛白原本想着安庆绪魄力不足,眼看李隆基归长安,一定会起意退回范阳,那么,攻长安的兵马便不会多,可以试着截留下来。
可事态并没有沿着这个最好的情况发展,那自然该准备更多的后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