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唐华彩

满唐华彩 第1081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这段时日杜五郎不在长安,遂买了好几份报纸,又要了几个烤得热乎乎的胡饼。
颜泉明则正在与一个商贾交谈,问河西走廊的商路既然断绝了,为何他们还在走商。
“郎君不妨猜猜小人准备去哪里。”
颜泉明道:“我看你们的货物都是关中的特产,而不是西域的珍宝。必然是从长安出发,只是为何不多带丝绸,反而运送更笨重的瓷器?”
“郎君好眼力,小人们已在长安旅居了两年半了,河西通道不通,不敢轻易行商,这次确实是从长安出来。可却不是返回西域。大唐虽与吐蕃在和谈,可看这样子,今年陇右一带只怕不安定喽。”
竟是连一个商旅都知道西北会有战事,可见民间也有奇人。当然,事关他们的生计,他们不得不仔细打听。
他们竟不是要返回西域,颜泉明遂皱眉思索他们要去何处。
“我知道你们去哪。”杜五郎忽然道。
“哦?这位小郎君请讲。”
颜泉明也有些讶异,自己都不知道,一向不太聪明的杜五郎竟是先知道了。
“你们去蜀郡,把这些货物卖了,买了茶叶、蜀锦、竹纸、丝绸,再回到长安,卖些货,添些货,出发往安西,对吗?”
“哈哈,小郎君真是聪明。”
“那是,我一向是以聪明著称的。”
颜泉明一眼就看穿了杜五郎的把戏,遂从他手里接过那几份报纸看了起来。
果然,许多事就载在近日的报纸里。
朝廷如今不让各邦来的使者、商旅滞留在长安无所事事,遣返了一部分,编户了一部分,又在报纸上鼓励商旅采购茶叶,贩往西域。
报上还说,大唐如今正在与吐蕃和谈,明年开春之前便会有结果,到时与安西四镇之间的道路便会打开。
现在泡茶已经渐渐开始风靡,若局势真如报纸上所言,自然会是好买卖,滞留长安的商旅们终于也开始动了起来。
颜泉明却很清楚,所谓的和谈只是与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之间的谈判,达扎鲁恭却不会轻言罢兵。到时商旅们采购了茶叶,河西走廊若还未打通,看似朝廷失信,可胡商们迫切想要联通西域的愿望,却也可能促成大唐的胜利。
正在此时西边有快马狂奔而来,扬起尘烟滚滚。
那马上的骑士人未至,而声先到。
“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
一瞬间,驿馆内已有另一名骑士牵马而出,去接这封西边来的急报……
第565章 内斗
皇城,御史台。
庄严的官署大门前来来往往的都是衣冠楚楚的官员,这日,却有一个衣衫褴褛的妇人踉踉跄跄地走来,到了御史台前,跪倒在地,以头磕地。
她没有说一句话,但那佝偻而卑微的姿态轻易就让人知道她是来喊冤的。
事情很快传到了御史中丞崔祐甫的耳里。
“何事?”
“来喊冤的是鄠县捉不良帅封小勾的妻子辛氏,前来状告鄠县县令郑直斋冤杀了她的丈夫。”
崔祐甫稍稍沉思,很快就想起来自己听说过郑直斋的名字,于是起身,走到多宝搁前扫视着那摆放整齐的一封封卷宗,不多时就从中取出了一卷。
这案子此前他就看到过了,鄠县的捉不良帅封小勾仗势欺人,曾经趁着战乱残杀了那户人全家五口,此事当时就在鄠县传得沸沸扬扬,证据确凿。郑直斋上任后,查访清楚,遂命人拿下封小勾治罪,不料封小勾仗着武艺,公然拒捕,前去捉拿的衙役一死二伤,郑直斋遂命人射杀了封小勾。
卷宗打开,十余份口供、证物清单,以及鄠县、京兆府、大理寺、刑部的批文,一应文书齐整,这案子原本已结案了,没想到横生事端。
崔祐甫被重用之后,上书朝廷五项革除积弊之法,其中就有一项是审理天下冤案,肃清战乱期间地方留下的积案、重整纲纪,而郑直斋所为,正是奉行此例。
“中丞,那妇人还跪在御史台外,是否见她?”
“你去见她。”崔祐甫把卷宗递给下属,道:“晓之以理,让她不要再胡闹了。”
“喏。”
崔祐甫于是继续处置各种繁冗的公务。
他聪明、刚直,而且勤奋,上任以来极好地履行了御史中丞的职责,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整肃司法、弹劾乱纪之事,监督百官。
不得不说,薛白监国之后,国事能迅速安稳下来,他占了不小的一份功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