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话时看着地图,手指划过陇山以西的大片失地。
“论收复河西的渴望,封常清比郭子仪强得多。”
杜有邻道:“若如此,殿下可用张光晟。”
“我正是要让他二人再次配合,才会起用封常清。”
“可他并不忠于殿下,若是返回西域,往后听调不听宣,反而尾大不掉。”
“他忠于大唐。”薛白道:“而我的立场就是大唐。”
杜有邻也劝不出更多的话来,总之尽到了提醒的职责也就是了,叹息了一声便要告退。
薛白听了他的叹息,脑中忽然想到一件事,遂问道:“杜公,你见过郭锁吗?”
“郭锁?”杜有邻道:“殿下说的是那位忠仆护卫?我见过一次。”
薛白道:“我是问,在我于蓝田驿遇到他之前,你见过他吗?”
杜有邻一惊,明白了薛白的意思,连连摇手,道:“殿下如何能作此想,绝无此事啊。”
看得出来,他不是能做这种事的人,毕竟他书房里挂的字都是“谨言慎行,如履薄冰”。
“知道了。”薛白道,“我只是觉得有些巧合。”
不过,杜有邻历经风波一路走来,倒也不是全然没有心计。今日既谈了封常清忠心于谁的问题,又提到了废太子李瑛,有桩梗在杜有邻心里很久的事,也被他说了出来。
“殿下孝心感人,今既已监国,何不请圣人追封先太子为皇帝?”
说着,杜有邻有些笨拙地拜倒在地,换上了严肃的语气,正式请求追封李瑛为帝并上尊号。
追封李瑛为皇帝,是确立薛白正统地位的最好办法。而他这个时机选得看似不对,其实很妙。
此前薛白在灭佛,威望大跌,局势隐有动荡,杜有邻就想到了这个办法,但又害怕弄巧成拙,被宗室捉住把柄攻讦。
现在吐蕃进犯,薛白一手握着军权大权,一手捉着钱粮财政,地位稍稳,而任命的将领往后能否归心却是个未知数,这时候追封李瑛,宗室不会敢反对,又可巩固人心。
杜有邻提出这个建议,也是在告诉薛白,查郭锁是不是有心人安排的已经没有意义了。大势所趋,真相似乎已没那么重要……
第568章 融洽
蒲州,猗氏县。
给军中养马的老卒每天傍晚归家时会路过城外一处小亭子,亭子矗立在山道边,依山傍水,风景颇好。
半年来,常有一个中年男子每天都拿着个小小的酒囊在那一边饮酒,一边看风景、看落日。
这人样貌清瘦,气质深沉,衣着简朴,最大的特点是跛脚跛得厉害。
最初,养马老卒上去搭话,问道:“你也曾从军吧?身上有杀伐气。”
“在安西当过几年兵。”
“怪不得听口音不像当地人。”
“我祖籍在此,少年时随外祖父流落西域。”
“现在天下太平,卸甲归田了?”
中年男子笑了笑,抿了口酒,道:“是啊,卸甲归田了。”
话虽如此,他眯眼望着天边,似乎又想起了西域的黄沙。
从那次以后,他们时常会聊上几句,中年男子有时也会把手里的酒囊递给老卒,与他分酒。
老卒尝过之后不过瘾,说他这酒味道虽好,未免太少了些。
“家里婆娘管得严,一年只让饮一坛。”
“从军的人,还怕婆娘?”
“婆娘说得对,我跛脚、痛风,饮多了不好,每日小酌一点。”
于是每当酒囊里的酒喝完了,中年男人都仰着头,张大了嘴,直到最后一滴也落入口中。哪怕老卒笑话他,也始终如此。
这日,老卒因一些事归家晚了,本以为那中年男子已经不在了,没想到对方竟还在。
“咦,你今日怎么这般晚还在,天黑了夜路可不好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