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心将信件囫囵吞枣的看过一遍,眼睛瞪得跟青蛙似的:“这人好不要脸!”
简直就是狮子大开口,敢要五十万两银子!鄄州又不是什么富庶之地,问一个知州要五十万两,怎么不去死啊?
虽然马知州有很多个五十万两。
但金钱就是生命,连八钱银子净心都不想给出去,假模假样的给了还要再拽回来,五十万两送给一个亲王,这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怪只怪马知州风评不佳,他是个什么德性的人,稍有眼色的都看得出来。亲王知道他有钱,见他主动示好,可不卯足劲要?
毕竟除了有钱之外,马知州身上着实找不到其它优点。
“您不会真的要给吧,五十万两!”净心啪啪拍着桌子,“我当初也就卖了二十两!我爹我哥加起来才四两!五十万两够买十几万个我爹我哥!”
大人钱多到没地儿花的话,送给她也是可以的。
了了将信纸抽回来,懒得理她,开始写回信,净心厚着脸皮挤过去要看,生怕了了真的答应给五十万两。
过于简单讨到手的钱是不会被珍惜的,所以了了模仿马知州的笔迹写回信时,硬是东拉西扯一大堆不提重点,惟独最后一句日后再议与此事扯得上几分关系,相信亲王看到这封信,会气得摔几个茶盏,再把马知州祖宗十八代骂一遍。
讨钱就该有讨钱的模样,实在是不会,可以去街上找些个乞丐学一学。
了了写完了信,以火漆密封,再叫人送出。
虽然这次没给,但净心总觉得这五十万两早晚要给出去,她心痛不已,只好去给马知州喂食。
马知州吃不下去,因此聪明的女尼往他喉咙中导入了一根管子,再在管子上头加个漏斗,这样无论生的熟的香的臭的活的死的能吃的不能吃的……都能往里灌。灌的时候要多加注意,千万不能让马知州就这样死了,而且还要避免伤害他的声带,偶尔大人还用得着他。
撑成一个球的马知州终日痛哭流涕求人给自己个痛快,偏自己不动手,明明没人会阻止他自杀,可见他根本不想死。
辛辛苦苦攒了大半辈子的家当,自己尚没享受过,便被人抢了个一干二净,马知州心如刀绞,他现在是晚上睡觉枕茅坑,离死不远了。
鄄州这边的动向,治下百姓自然不知,即便这笔银子到了亲王手中,他要筹谋篡位,也还需要数年时间,这段时间正好留给了了将鄄州彻底掌握在自己手中,从百姓手中抢钱是最下乘的敛财方式,她要钱生钱以供自己成事。
两年时间一晃而过,顶着神童光环始终一帆风顺势不可挡的于熙庭,在学堂夫子的鼓励与肯定下终于决定今年下场一试,也不求考中秀才,权当积累应试经验。
他穿越前成绩普通,但大考小考经历无数,不像其它同窗那样紧张,谁知一放榜,却叫于熙庭大失所望,遭受了穿越后的第一次人生滑铁卢。
如此胸有成竹,却是榜上无名!
第347章 第十四朵雪花(二十一)
名落孙山, 对于熙庭的打击非常大。
他自穿越以来,不说理想远大要名垂千古,至少也是抱负满满信心十足, 名臣将相做不得, 难道才子诗人还做不得?
但事实狠狠给了他一巴掌, 因为他连童生试都没过,所以最后一场甚至连参加的资格都没有。
其实于熙庭忘了, 这种感觉,穿越前他还是挺熟悉的。每次考试他都自我感觉良好,觉得题目没什么难, 可每次出成绩又总是不理想, 至于为什么,于熙庭一般会将其归咎于自己不够认真,或是运气不好。
可以所有人, 从于老蔫家到学堂,每一个认识于熙庭、知道于熙庭的人都对他信心满满,认为他一定考得上, 他可是天才啊!
不过一时的失败并不能说明什么,这次没有过, 下次还能再努力,而且于熙庭还小呢,君不见县试考生白发苍苍的都一抓一大把?他们都能从年轻考到老, 于熙庭当然也能, 他距离年老还有几十年的时间呢。
说是这么说, 于老蔫家还是因为此事消沉了好一阵子, 于熙庭痛定思痛,决意头悬梁锥刺股努力用功, 他就不信了,已经变成聪明人还过目不忘的自己,考不过这一场小小的县试!
今年不行,就明年再来!
于是于熙庭读书愈发刻苦,连带着整个老于家都为了他安静许多。但凡于熙庭在家,旁人走路都得小心,大声说话更是不敢,生怕打扰了他。
可读书是很费银子的,哪怕学堂夫子见他天赋出众多有帮衬,笔墨纸砚又哪个不要钱?生产力低下的大晟朝,印刷水平及造纸水平相当落后,是以一本书能卖的比一头猪还贵。以于熙庭的勤奋劲儿,毛笔砚台纸张消耗极快,以前家里三五不时还打打牙祭,现在基本上勒紧了裤腰带过日子,决不多花一文钱。
这还是第一年呢,菊花想,今年没考上还有明年,那明年要是也没考上呢?
家里就这一个男娃,肯定是要一直供的,读书人要是这么好培养,村里人也不至于大字都不识几个。
菊花觉得自己得早做打算了。
于熙庭是个小神童这件事整个于家村都知道,结果小神童落榜了,于老蔫家没少遭人笑话,说他们异想天开,祖祖辈辈都是泥腿子,竟盼着家里出个读书人,简直就是白日做梦,没看隔壁村那老童生,考得孙子都要出生了,也还是没中秀才!
这得什么样的家底才经得起造啊?
读书人不仅花钱,而且还不能干活,等他们终于意识到自己考不上,想好好过日子了,却发现地里的活是样样不会,正常人家姑娘听到这种家庭,那是考虑都不会考虑,更别说嫁。
既然要留钱给于熙庭念书,那原本打算给杏花置办的嫁妆就要缩水一些,这没办法呀,县试每年一回,总得为明年打算,所以于老蔫想着,要么让杏花现在就嫁出去。
于熙庭得知后,私下找到爷爷,说:“爷,我明年一定会考上秀才,你先不要嫁姐姐,等我考上了秀才,说不定能给姐姐寻个好些的人家。”
要是现在寻婆家,顶多也就是在几个村子里打转,大姐已经嫁了,于熙庭实在舍不得对自己那么好的二姐也嫁给乡野村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