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二嫂没有再说话了,表情绝望地像是看到了卫五郎乃至卫二郎将来的命数。
“淑蓉,淑蓉!”一把粗嗓子在风里叫嚷开来,但明显是压低过的。
明宝清和明宝盈退开去,卫二嫂站起身,伸手挡了挡,道:“莫怕莫怕,是我家二郎。”
卫二郎走到近处时停了下来,显然也没料到卫二嫂会与这家女娘在一处。
“回家吧。”这还是明宝盈头一回听卫二郎说话,那日在人群里瞥见他时,也是远远站在后头抱着胳膊不出声。
明宝清看着他们夫妻二人往家去,忽不受控地冒出一句话来。
“若是父亲不在,留下的妻小要想支撑得住,彼此间要心无嫌隙,共担磨难,可你自己亲生孩儿年幼,最大的小莲才比我家小妹大两岁,全要仰赖叔伯婶母,堂兄堂姐,他们靠得住吗?”
卫二郎顿住脚,瞧着卫二嫂,又转首看明宝清。
“若你觉得靠得住,当然再好不过,若连你也觉得靠不住,起码问他们要一笔买丁钱留给你娘子。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是救命钱了。”
卫二见这女郎立在月中,神情诚挚坦荡,袍袖满拢清风,她似乎觉得自己多了嘴,微微抿唇道:“再者,我前些日子
进城时,曾在菜市口的布告中看到过,圣人恩允男丁中身有残缺者可以充任色役中较轻便的差使,例如看守州县府城的门楼或是粮仓,担任衙门公廨里的洒扫等等。这恩令还是头一年,知晓的人不多,你若是赶紧些,周到些,五郎说不准还能留在长安服役。”
卫二郎站直了身子看着明宝清,神情中有种惊讶敬仰,他简短地点了一下头,语气却难掩欣喜急切,道:“我,我这就拿些好酒带五郎去找里长说情。”
卫二嫂回望了明宝清一眼,双眸含着悲伤又感激的泪。
觉察到明宝盈一直黏在身上的温暖目光,明宝清抬手勾上竹栓子,又蹲下上落下竹嵌子,笑问:“怎么了?这么瞧着我?”
“姐姐实在是善心人。”明宝清瞧着她抱上自己的胳膊,神色口吻崇敬非常。
“也不全是,”明宝清淡声道:“我其实也想瞧瞧卫二郎这人,心中到底有无情义悲悯。若是他一味愚孝,不为妻小争,又或是漠视家人对卫五郎的弃置,那卫家生再多儿子也无用。”
明宝盈抱着她的胳膊不松手,只道:“可相比起这个,姐姐还是更愿意瞧见卫二郎心中存有情义的,对不对?”
“你怎肯定?”明宝清揪住明宝盈的腮帮,“咱们与卫家正经是结了仇的。”
明宝盈赶紧捂脸,没叫明宝锦瞧见才好。
姐妹俩一道抬上堂屋后头的门板,明宝盈道:“咱们自不与那些小肚鸡肠的人一般斤斤计较,只不过是以直报怨罢了。”
第026章 梨与信
隔了几日, 乡里果然敲锣打鼓征丁来了,似乎是说在十里乡遇到些阻扰,所以轮到青槐乡时候, 衙门里下来了差役一并押人。
卫家被抽去的果然是二郎与五郎, 卫小莲拖着二弟, 卫二嫂抱着幼子, 哭得凄惨。明宝锦看着卫小莲哭,也揪起蓝盼晓的衣角擦眼泪。
严观见多了这些事,连眼皮子都没颤一下。
里长在一旁核对名牒, 将卫五郎和几个老弱男丁单独抽出去另做一排。
卫二郎站在征夫排头, 许是因为早有准备,所以他比别人要镇定许多,匆忙间还有空隙对明宝清几不可见地点点头。
严观觑了他一眼, 隔着征夫队伍望向明宝清, 等人走过, 他缓步踱过来, 问:“是你告诉卫五郎可以以残缺之身谋色役的?”
“他会留在长安充任吗?”明宝清好奇问。
“竟是某看走了眼不成,还以为小娘子会是睚眦必报的性子。”
“朝廷此番征丁是为徭役还是战事?若为战事,卫二郎会去辽州还是碛西?”
严观与明宝清各说各话, 看得旁人面面相觑。
征夫的队伍越走越远, 明宝清收回目光,不解地望向严观。
“征也征不到你们头上, 问这么清楚做什么。”严观这样说,却又很快道:“碛西近来不太平, 他这一波应是去陇右护鳞军旗下, 五尺七寸以上者为兵卒,以下为杂役伙夫。”
‘卫二郎六尺有余, 定是做兵卒了。’明宝清四下瞧了一圈,卫家人早都收起了做戏般的不舍神色,怀着一种窃喜的心情回家去了。
唯有卫二嫂拖抱着孩子,哭软了身子。
严观看着她若有所思的表情,很平静,应该是无从知晓明真瑄也在陇右护鳞军中,他犹豫着要不要说时,就听明宝清道:“我只是转述了布告上的恩令。”
“这恩令能榨出的油水不少,好些里正、坊正欺百姓不通文墨刻意瞒改,自设门槛企图索贿,我两日抓了不少,但总有油滑的漏网之鱼。”
明宝清挑眉道:“如此清正?”
严观睇她一眼,就见明宝清展颜又道:“好事。”
“小卒而已,只是依令办事。”严观抬眸看向晴好的天空,道:“不过圣人继承大统后,上下风纪的确为之一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