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里炭窖也能挣一笔,零零总总算起来,她们这一家子能在青槐乡上过得很滋润了。
若让老苗姨来说,她定然是懒得动弹了,就住在这,死在这也是很好的。
但明宝清则不一样,她当初不肯随了舅母王氏的意思嫁人,不肯离了长安再寻个地方安生,而是跟着蓝盼晓落在青槐乡上,是因为她心里总还惦念着是要回去的,有朝一日,回长安去。
老苗姨被困在侯府的时候,盼着起码能葬在乡野里,但如今住在乡野里了,她又觉得去哪里都可以,只要孩子们还愿意带着她,她就觉得这日子在哪里过都是一样好。
虽说明宝清说了不急住进城里,只是成日往返疲乏生出的一个念头而已。
但老苗姨还是上了心,她决定要省一点。
‘老婆子不能挣,难道还不能省吗?’老苗姨想着,挎着供品篮子牵着明宝锦去孟家借驴车了。
蓝盼晓去纸坊给文无尽送饭了,但屋里的炭盆还烧着。
卫小莲冬天很多时候都在蓝家取暖,明宝清、明宝盈常给明宝锦带书带玩具回来,都堆在两个干干净净的小竹筐里,卫小莲每次来,老苗姨就会抬这两个筐子出来给她。
卫小莲今日也是替蓝家守着门,她一边在背诗,一边守着屋后正在烧炭的炭窑,弟弟如今大了些,能乖乖坐在那玩明宝锦锉的几个小木球。
蓝盼晓送饭回来时,正听见她在背一首《游子吟》。
不知道为什么,这首耳熟能详的歌颂母亲恩德的诗,只令蓝盼晓感到一阵深深的怅惘。
第105章 入考场
试院开场的时辰是未时初刻, 明宝清送明宝盈在考场外等着,月光背上全是满满当当的炭盆被褥和吃食。
集聚在这里的人很多,明宝盈逡巡一圈, 瞧见很多不是女学的女娘也来考试, 心里宽慰了不少, 但又紧张起来。
“三娘好像长高了些。”不远处看热闹的人群里, 明宝珊张望着,又对朱姨道:“小妹以后不会也要比我高了吧?”
“四娘长不太高的,她娘就小小一团的, 瞧着像只雪兔子。”朱姨随口道:“你们几个的身量都高不过你们大姐姐的, 夫人就是高挑个子,却是软心肠。”
明宝珊隔着老远瞧着明宝清给明宝盈系大氅的衣带,又看着明宝盈牵着明宝清的手, 依偎着她说话。
明宝珊心里酸酸的, 却也觉得暖暖的, 像是她自己也在那里。
“姐姐快回去吧。”明宝盈松了手, 道。
今日明宝清早起去工部点了卯,又忙了好一阵才掐着时辰折回书苑来接明宝盈的。
“等你进去吧。”明宝清说。
“我都在这了,还能丢了?你快去吧。别误了事情。”明宝盈笑了起来, “瞧, 束香也来了。”
明宝清转首看去,就见周束香正从马车上下来, 身后家仆也是替她大包小包拿着东西。
“那好,我先去了, 你安心考试, 什么都不要想,三日后我来接你。”明宝清见她得了伴, 这才放下心来,利落地翻身上马,往工部衙门里去了。
朱姨见明宝清姿态潇洒,一身浅青的庸常官袍被她穿得俊逸洒脱,见明宝盈呼朋引伴的,又是大好前程在握,她心里五味杂陈,偷偷觑了明宝珊一眼。
明宝珊眼里当然有羡慕,但侧眸看朱姨的时候,眸中也很平静,并没有什么怨恨她的意思,反而握了握她的手,道:“阿娘站不住了?要回去吗?”
朱姨鼻头一酸,道:“人已经在这了,你大姐姐忙得脚不沾地,就由咱们送三娘进去吧。”
明宝珊也是这么想的,自然高兴了。
她们又等了小半个时辰的样子,试院的大门才敞开,但并不是一窝蜂让人进去的,报一个名字进一个人,进人还要搜身看没有夹带的,不过搜查的是一男一女两个人,男的搜物,女的搜人。
明宝盈看他们的衣着同严观官服很像,应该都是羽林卫的人。
她正想着,就听见了周束香的名字。
“我先进去了。”周束香道。
明宝盈笑着点了点头,目送她走进去。
边上的女娘一个接一个进去了,也有不少点了名字却没到场的女娘。
秦臻来得迟,好像路上有些不顺,她下马车时慌得脸都白了,刚到就被点了名字,匆匆忙忙进去了,只来得及同明宝盈对了一眼。
‘温御笔是在长安县的试院里应试。’
明宝盈想着这事的时候,崔四娘这三个字被叫了第二回,第三回,如果还没有人来,这名字就要划掉了。
殷惜薇刚巧是上一个进门去的,也皱着眉看着外面。
明宝盈心里竟然也替崔四娘紧张起来,但就在那书吏要提笔的时候,她听见有人颤声道:“在这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