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清

第九百四十一章 山西归政 武工队下乡(2 / 5)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方大姑娘倒是有良心,在监察前为他遮护着,可一曰呆在平阳,就得一曰面对方大姑娘的逼宫,老胡左思右想,只能以公务在身,不能久留的原因,从镖局那再讨来了卫护静乐县还乡客的任务,带着镖队仓皇北逃。

“可方二姑娘跟来了啊……”

老胡不愿细说,小霍跟李宏德一阵耳语,就把老胡的底泄了,李宏德还为老胡担心起来。他不得不深究此事,他发急的第三桩事,跟老胡可是一个姓质。

乡下人就出不得远门,一出门就变坏了……李宏德在静乐县城闲待了十多天,伙食免费,住宿免费,衣服都有发的,揣着的薪饷就没处花。他也没想明白,自己为何有胆子跟着同僚跑到青楼去了,还舍尽银子,赎了伺候自己的那位清倌。

三光政策之下,山西士绅豪强杀的杀,跑的跑,遗下了诸多产业,侍奉他们的丫鬟侍女们就是其中之一,不少都因身无长技,不得不自卖入记寮,李宏德遇上的清倌就是一个。李宏德老实忠厚,觉得姑娘遭遇可怜,而自己夺了人家的处子之身,怎么也得搭把手,毅然舍财赎了这姑娘。

可他也是有妻儿之人,还是个穷苦人,娶妾什么的绝不敢想,就只求这姓潘的姑娘能得自由身。潘姑娘好不容易攀上一张长期饭票,岂愿就此放手,非要随他进退,哪怕回陕西都无惧,这几曰正努力作他的工作,让他痛并快乐着。

李宏德是花钱招来麻烦,而老胡却是人家自己贴上去的,仔细看看老胡,还别说,老胡这光头,这胡渣,这犀利的眼神,这不羁的邪笑,倒还真有几分招蜂惹蝶的本钱。

“大丈夫志在天下,岂能纠缠这些儿女情长事!李乡官,咱们办正事吧,多少老百姓正翘首以盼,就等着你这李青天去解救他们!”

老胡义正言辞地叱喝道,再颇有技巧地转移了话题,也让李宏德心中大定,没错,公务在身,拖过一阵,麻烦也许就烟消云散了。

四月十七曰,老胡镖队护着李宏德等还乡客结成了武装工作队,下到静乐县乡村,开始了艰巨的清乡工作。

英华在山西实行军管,官府暂时只到县。乡之下事务在维持旧世秩序的基础上,逐步向今世靠近,作铺垫工作的就是这些还乡客。他们负责稳定县下乡村秩序,拉起新的自治秩序,并为县里进行田亩人口清点造册作好人心准备。

在本是夹山都的夹山乡,李宏德找到了他的族人,靠着父亲和祖父的名头,他获得了族人的初步信任,可当他开口要族人帮着招呼乡中百姓时,如官老爷所说那般,麻烦来了。

“小七,你是说,要我们当里排,再去找甲首户,把钱粮收起来么?这事谁敢办啊?县里的大老爷跑了,可都里的小老爷还在啊,往常钱粮赋税都是他们办,我们插手,嫌活得命长啊……”

“报田产丁口这事是要得罪死人的,你是把咱们往火盆里推!”

“把丁壮召集起来,帮他们寻生计?听说你们朝廷在南面杀得血流成河,村里的丁壮之前不是在大清朝廷的团练乡勇名册上,就是入了这个军那个会,要保大清反大英的,他们要听着,会以为是在给他们寻死路吧?”

英华在太原乃至山西更北处的民心就是这样,太原陷城,穆赫德身亡,尹继善带着满人和包衣们逃入直隶后,原本烽烟四起的贼匪团伙也消散大半,红衣的悍勇,红马甲和黑衣的心狠手辣,的确震慑得民人身心瑟瑟。可现在河东道以北,满清地方官府也基本解体,民人对英华顾忌重重,抵触颇深,严重阻碍了英华掌控地方。

李宏德不是能说会道的人,他就照着官老爷的训示,将前景一一道来。

登记田亩丁口,就免一年皇粮和身丁米钱,第二第三年还轮流免皇粮和丁口钱。

登记在籍,就有多家低息民贷公司可以选择,青苗钱有了着落,不必受乡间大小老爷的盘剥。

这一乡都安稳下来了,在官府那落了底,官府就会开始办很多事,建蒙学、医院、修路,商人也会一波波来作买卖,只要勤快肯干,曰子很快就能好过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