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在“男生专业”里少有的女生,她从高考报志愿的时候就受到家人的一致反对。
——男生多的专业女生不吃香,而且这个专业又脏又累,你干不了的。
——你学这个专业出来怎么就业?你看你姐,坐办公室里多有面子啊,以后找对象也不用愁。
她心里憋屈,堂哥考上学前教育专业的时候家里人可不是这么说的。
都说什么“男孩学师范吃香嘛,好就业,而且同学都是女孩,以后好找对象”,“都是女老师也不好,孩子们还是要多点阳刚之气”。
还阳刚之气呢,余念安光是听着就听了一肚子气。
但亲戚们还真没说错,她堂哥一毕业就被市里的公立幼儿园录取,找的对象也是一个赛一个的漂亮。
而她各种证书和奖学金都有,成绩在专业前五,月初找实习单位的时候却屡屡碰壁。
业内的大公司毫无疑问将她拒之门外,只剩下一些她都没了解过的小微企业。
她原本以为是自己能力不够,老师却告诉她只是因为她是个女生。
女生嘛,太娇气了。
他们这个专业可不止设计汽车,也有临床操作,一个女孩能搬得起那些沉重的设备吗?
要是资历深的话,担任小组长这类的职位倒是不怎么需要卖力气,但她从一开始就没被录取,又怎么能实现从零到有的跨越?
其实她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换个专业就好了,换个设计类的专业——但这种女生多的专业,她依旧不吃香。
而且就算再给她一次机会,她还是会做出相同的选择。
幸好,她遇见一个心软的老师,推荐她去刚开始涉及汽车行业的弥氏试试。
弥氏的大名余念安也听过,不过是从追星的室友那里知道的。
据说它一上市,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时收购了三家老牌娱乐公司,震惊了半个娱乐圈。
当然,像她这种不怎么追星的人自然没被震惊到。
毕竟她连新闻都是从微博头条看的。
弥氏的热度不高,除了时刻关注自家哥哥姐姐的粉丝们和业内知名人士,没人注意这一小小波澜,自然也谈不上上头条的地步。
于是,从去年开始,她无意中被舍友分享了自家姐姐的行程和姐姐新公司的动向。
“姐姐终于当上女主角了,呜呜呜呜苦尽甘来!”
“姐姐的人渣前任又来蹭热度,我骂!咦?新燃竟然把那么多营销号都挖走了?孤军奋战的感觉消失了竟然还有点不知所措……”
“姐姐的新剧上映了,我要贡献收视率……嘶,姐姐发布会上穿的是p家今年春季的秀款哎……而且还不是租的!”
“新东家比上一任负责任多了,竟然有钱给我潇潇宝贝搞营销了。”
到了上个月,舍友突然不再说自家姐姐的事,反而整日窝在宿舍,抱着电脑絮絮叨叨地说些听不懂的话。
余念安有次好奇地凑过去,只听见她嘴里念叨着什么“一等奖一百万”、“二等奖五十万”、“三等奖十万块……保三挣二”。
问了后才知道是弥氏弄了一个微电影大赛,导演团队性别比达到女7男3即可参赛。
毕竟宣传的时候就说过,人家是为了填补页内女性导演的空缺,也是给民间对摄影有兴趣的女性一个圆梦的机会。
一百万……
余念安沉默。
如果不是她清楚的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还真有点蠢蠢欲动想要去报名试试。
但她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
毕竟不会有第二个人被朋友戏称为人类界的尼康——谁能做到只要一拍照,背景如刀割般锐利,人物主体却百分百如奶油般晕开?
她就能。
想起那失之交臂的一百万,镜头杀手余念安惋惜地叹了一口气。
这一年的经历使她对弥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然,最重要的就是“有钱”两个字。
从老师那里提前得知弥氏要对外招聘汽车行业相关专业的员工之前,她从没想过自己会和这家公司有任何牵扯。
更让她没想到的是她竟然十分顺利地通过了面试,拿到了实习的资格,甚至还得到面试官的一句准话——如果在实习期内转正,也可以享受正式员工的待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