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欢欢很有分寸就不再多问了,因为她很清楚,魏王想尽快拿下青州,联姻冀州郑放,也是想让郑放在其中保持旁观。
薛太夫人寿辰过去月余后,徽音的肚子又稍微大点儿了,她每日除了管家理账,就是在家休息。反正李澄说过过年会回来的,算了算日子不过还有几日罢了,家中已经有了过年的气氛,张灯结彩好不热闹。
只不过,李澄还未回来时,弟弟郑无恒到了。
他从冀州而来,身边跟着父亲身边的谋士庄槐,又带着数匹好马,十几辆马车的礼物预备给淮阴王府以及魏王的。
少年头一次出门,一路上故作沉稳,显得不苟言笑,但是见了自家阿姐,才跟平日似的,笑着飞奔而来:“阿姐。”
“恒儿。”徽音来徐州半年,常常一个人在府中难免寂寥,有了身孕之后,情感也容易多愁善感,现在见到亲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郑无恒见姐姐嫁过来这半年,整个人看着面色红润许多,衣饰华丽考究,整个人看起来闲适多了。并没有那等因为远离亲人故土就形容憔悴之感,他也稍稍放下心来。
“姐,姐夫在哪里?他对你好么?”这是郑无恒最关心的问题。
徽音自然不会让弟弟担心,往好处了说:“你姐夫待我不错,虽然我们聚少离多,但是只要过节都会赶回来陪我,过几日他就回来了,到时候你们就能见面了。”
郑无恒松了一口气:“姐夫待姐姐好,我就放心了。对了,这次我南下,爹娘分别托我带信过来了。”
姐弟二人进来内室,徽音一目十行,纪氏当然在信上先关心她的身体,又说起近来德音似乎有意让徐太夫人劝爹反了吕威。至于父亲也是在问她徐州如何,李澄如何,魏王又如何?
徽音看向郑无恒,先道:“阿弟,你要记住,现在无论谁劝父亲反吕威,父亲都要按捺不动。”
郑无恒不解:“姐,吕威此人挟天子以令诸侯,对太子也多有不敬,天下人深受其苦,父亲若是出来,岂不是执牛耳之人?”
“你错了,当年因为陆霁之乱,父亲杀了陆霁之后,四处逃窜,谁又帮他忙了?吕威一旦死了,父亲折损兵马,旁人恐怕要坐收渔翁之利。我们郑家微末起家,好容易在冀州盘踞,现下不能走错每一步。便是你姐夫的话,让父亲也未必都信。”徽音叮嘱。
郑无恒想起姐姐明明说姐夫对她很好,可如今却让父亲不必听姐夫的话。但他素来对姐姐言听计从,见姐姐写好书信,又郑重答应下来。
徽音却想着前世她身在东宫,若是她不曾发现避子药的事情,悄然怀上孩子,也不会让父亲最后反了吕威,她下药杀了李珩自己上位。可弟弟代替李珩身中毒箭,兄长死去,这都是她难以承受之痛。
那时,她也是以为李珩真心疼爱她的,将来她会名正言顺的成为皇后,才让家人倾囊相助,后来却成了那般结果,现在如何敢真心相信李澄?
更何况还有个貌似李澄的白月光殷丽仪在徐州城盘桓,似乎在等他归来,三不五时就打发人过来问候。虽说徽音也知晓殷丽仪和她夫君如今看起来很幸福甜蜜,但是总觉得这个女子仿佛和李澄太熟了……
这是荀柔和李澄之间,这种一起长大的表兄妹都没有的感觉。
正想着,又听乔管事道:“小王妃,小王爷命亲兵仆从先回去,他径直去了谢太守府上,说是谢太守有要事相商。”
徽音一怔。
作者有话要说:
本文将于九月15入v,入v当天三更。
第26章
◎三章合一◎
“姐姐,谢太守可是谢九仪?”郑无恒好奇道。
徽音点头:“是啊,他是淮海太守。他们夫妻在此盘桓了个把月,似乎在等你姐夫,肯定是有要事相商吧。”
郑无恒笑道:“还能有什么事情,不就是为了夺取青州吗?这不是明摆着的么?”
徽音莞尔:“我弟弟真聪明。那么此事你也不要多问,毕竟这里还是魏王的地盘,就是你姐夫若是试探的问起,还是那句老话,你就不必多说什么。”
前世正是因为魏王要夺取青州,青州刺史向朝廷告急,吕威代天子发号施令,故意让太子亲征,李珩先带何家兵马在青州大战,其中郑家也派了裴朔帮忙,李珩居然赢了魏王。
后来也正是因为李珩赢了,才信心百倍,要攻打徐州。
现在她嫁给了李澄,裴朔怎么可能为了东宫卖命,他若真的卖命,将来德音也不会把他放在眼里,不可能做无用功。
**
李澄匆匆到谢九仪宅邸中,谢九仪与他大半年都未见了,二人再见,当然是分外激动:“谢兄,怪我来迟了。”
“允执,不怪你,是我们以为你在此处,所以提前过来了。有要事找你相商。”谢九仪笑道。
李澄和他携臂进去,殷丽仪亲自出来奉茶,还道:“特地上了普洱,知道殿下您最爱喝普洱了。”
李澄指着她们道:“你们夫妻夫唱妇随,这是做什么呢?有什么事儿可得先说,要不然,我这茶都喝不下去。”
三人哈哈大笑,殷丽仪尤甚,她想这样真好,他们还是和以前那样没变。
谢九仪当然说的就是取青州的事情,其中更需要李澄去信给郑放,让冀州不必异动,因为魏王结亲冀州郑放,就是为了这。
实际上李澄当然很清楚魏王是为何何事?他写信倒是简单,但是这封信能不能奏效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