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军阀

(一百二十三)初会蔡松坡(2 / 5)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一位侍女上前帮蔡锷脱下外套,将外套和蔡锷的黑色礼帽一起取走挂在了考究的紫檀木衣架上,另一位侍女端上了香茗,这两名侍女都是姿色非凡的美女,哪怕是温文儒雅的蔡锷,也不由得多看了她们几眼。

两名美女立刻便注意到了蔡锷在看她们,她们冲他露出了一个恬静可爱的笑容,既温柔甜美又不失礼貌含蓄,让蔡锷不由得暗暗感叹。

“瀚之府上,果然名不虚传。”蔡锷从两名美女身上收回了目光,笑着对杨朔铭说道,“如此佳人,实是难得。”

“她们都是袁大公子送来的,烦劳她们在我这里做这些事,实在是暴殄天物了。”杨朔铭望着她们离去的背影,感叹道,“她们都是很优秀的女孩子,应该有更好的归宿才对,而不应该在我这里虚度年华。”

听到杨朔铭的回答,蔡锷的眼睛微微一亮,但马上又恢复了常态。

“瀚之看样子很喜欢船。”蔡锷坐了下来,指了指桌子上的舰船模型,“我认得那一艘是咱们北洋海军的旗舰‘定远’,那一艘好象是德国船。”

蔡锷所说的船模是一艘双桅双烟囱的冲角战舰,前后各有一座单装主炮塔,两舷各有三座副炮塔和二座炮廓,看样子象是一艘巡洋舰,但从它的体形和摆在前面的“定远”竟然不相上下,证明了它很可能也和“定远”一样,是一艘铁甲舰。

杨朔铭听到蔡锷竟然能准确的判断出后一艘船模的德国血统,不由得面露惊讶之色。

“松坡所言极是,那确是一艘德国船。”杨朔铭说道,“但是这艘船和咱们中国海军,可是有很大的渊源呢。”

“噢?瀚之说来听听?”蔡锷的脸上现出了专注之色。

“当年甲午战败后,为重整海防,清廷曾欲在德国重新定造新式战舰,德国人设计了一款排水量7600吨的新式战舰,装有2门28公厘主炮、10门15公厘速射炮和8门10.5公厘速射炮,主装甲厚25公厘,航速18.5节。”杨朔铭说道,“这艘战舰其实是德国‘恺撒’级前无畏舰的缩小版,我国将其命名为‘海天’级,惜乎因财力不足及一些政治原因,终究未能建成。”

“我明白了,此‘海天’非彼‘海天’,7600吨的无畏舰最终缩水成了4400吨的巡洋舰。”蔡锷叹息道,“若有此‘无畏海天’,我国海军今天也不至于连一战之力都没有。”

杨朔铭听出了蔡锷话语里的伤感和痛心,但他知道现在还不是向蔡锷说出自己重建中华海军的计划的时候。

“是啊!我们这一次没有能够将倭寇全部驱走,就是差在了这海军上。”杨朔铭说道。

“咱们和曰本相比,不光是差在海军上,陆军其实也差得很远。”听了杨朔铭的话,蔡锷的脸色变得有些暗淡。

“松坡认为我国陆军和曰本差在哪里?”杨朔铭问道。

“单以装备而论,我国陆军同曰本陆军相差无多,象瀚之你的赣军,装备甚至还在曰军之上。”蔡锷叹息了一声,垂下了头,“所差的,是官兵的战斗素养和训练。我军将士和曰本人相比,虽然也敢打敢拼,但战争考验的不光是士气,光有一腔热血是不行的。”

“松坡能说的具体些吗?”杨朔铭听到蔡锷说起了中国陆军的不足,身子向前挺了挺,面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我军士兵平时训练不足,枪法极差,常常开了十余枪,也打不到一个曰本兵,而曰本士兵不但枪法极准,且善于近身肉搏,拼刺刀时我军士兵亦难以招架,有时三四个人一起上也刺不过一个曰本士兵。”蔡锷有些郁闷地说道,“不打不知道,打了几仗之后,我才知道,咱们和曰本的差距到底有多大。”他抬起头看着杨朔铭,苦笑道,“其实要不是后来从你派来的那些人那里学了些乖,这仗真的有些打不下去了。”

听了蔡锷的话,杨朔铭一时间默然无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