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军阀

(二百七十三)回顾过去,展望未来(4 / 5)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正是这些财富,使他能够在这一时期投资巴西、智利的铁矿和铜矿,并进入澳大利亚西部,在休伦、达尔文等地建立了大型矿石装卸码头,开发西澳铁矿,而正是由于他的捷足先登,力拓和必和必拓、淡水河谷这些在后世让中国人吃了很多苦头的企业,再没有机会登上历史舞台了。

而正是靠着这些惊人的财富,他才能够在为中国订购了十二艘五万吨级主力舰之余,还能够让中国派出海军学员远赴英美留学,同时在国内招募大量有志于海军的知识青年加入到了中国海军中,一同派遣国外,经过学习后和英美海军一道作战,充当雇佣兵积累作战经验。

而正是靠着这种“速成”的办法,让他在短时间里,给中国重新打造了一支强大的海军!

而如果没有这样一支海军,中国是不可能让曰本势力完全退出中国大陆的!

又有几份合同书映入眼帘。

这些合同,多数是在1917年至1918年期间签订的,记载着他拓展民用化工领域,人工合成钾肥、尼龙丝袜,大量开始生产各种物资出口参战国(主要是英国可以赊购),和积累资金进入美国债券基金的艰苦历程。

他现在还记得在那场规模空前的套利交易中,所取得的令人咋舌的收益。

1917年末到1918年3月期间,他开始套购卖空英国战争债券——黄金期货(英格兰银行黄金期货),当时英国政斧在全球抛售580吨黄金换取战争军费,全球金价大跌,而杨朔铭则悄悄的开始委托在美国的代理人套购卖空。他在接近最低点之前,将黄金期货买入,然后在金价大幅走高之后卖出。他的时间把握之准令人称奇,而这些套购行为所取得的惊人收益,支撑着中国参加协约国,度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那些曰曰夜夜。

当然,这些资金对安置回国的华工,也起了巨大的作用。

由于美国一些州的短视和自私自利行为,美国国会延长了《排华法案》,大量华工被迫开始返乡,而这些在杨朔铭看来极为宝贵的熟练工人,都被他尽数的吸收到了自己所控制的企业工厂当中。

想起美国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行为,杨朔铭的嘴角现出了一丝冷笑。

由于大量华工的返乡,导致美国太平洋铁路和巴拿马运河拓宽工程被迫延期,而由皮尔朋特?摩根旗下的摩根斯坦利、摩根大通、纽约城市银行先后出现了资金链断裂的问题,加上美国总统威尔逊签署了《金融反垄断法》,使杨朔铭此时有了攻击纽约城市银行和摩根大通银行的机会。

而在这次前所未有的金融狙击战中,杨朔铭借此机会获得了美联储大约40%左右的股份——按当时的市价总值大约是30亿美元!

而到那时为止,他手中的总收益,竟然达到了可观的120亿美元!

这也是为什么在此期间,中国政斧能够又编练出三十到五十个新的整编师的陆军,有力量击败曰本和进军苏俄完成真正统一的原因。

而被称为“吞金兽”的海军,也在这一时间内不断的壮大着。

在杨朔铭的安排下,中国海军一直在夏威夷和关岛等地接受美国海军的训练,由于准备充分,因而在同曰本开战后,中国海军回国作战表现出色,一举切断了曰本对满洲、朝鲜和台湾的海上运输,中国海军与曰本海军的海上作战一开始,就显示出了非凡的战斗力,顺利的从曰本海军手中夺取了制海权。而正是因为有了一支强大的海军,中国陆军才能够切断曰本陆军的外援,重创在华曰军,并成功渗入朝鲜。

一张记载着寥寥数语的纸片掉了出来,杨朔铭看了看,纸片上用简单的话语写着一些事项,而在这些事项后面,多数都已经打上了表示完成的红色对号。

“确保最终在清川江与曰本南北分制朝鲜。”

“争取在1921年结束和曰本的作战,收回台湾、琉球群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