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军阀

(六百七十)“我们要去中国!”(3 / 4)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离县城不远有一处口岸,对面山口的下面是一条峡谷,在多雨的季节里,它就变成了一条波涛翻滚的河流,在两个山口之间,有一座新塔起的浮桥。

清晨,成百上千名拎着行李,拖儿带女的牧民,来到口岸,要求到对面去,一名红军哨兵惊讶的问道:“那边是中[***]队的防线,你们要干什么?”他的话音未落,立刻招来一片叫骂声,无论值守的红军士兵如何劝说和阻止都无济于事。这时,要求过去的人已经达到数千人,可是公路上仍有人流源源不断地涌来,这些人的手里拿着清一色的通行证,嘴里喊着:“我们要过去!”

“我们要去中国!”

“你们这是从哪里弄来的证件?”当红军士兵正在查询证件时,又有数干人赶到了,口号声、叫骂声、争吵声响成一片……值班人员急中生智马上打电话给军分区,本来已经接通了,但电话却莫明其妙的断线了。

乌拉尔斯克市斯大林大街,北面是乌拉尔军分区,对面是区党委,东面一拐角便是州委,三个单位离得都不太远。

早上九点多钟,斯大林大街上车来人往,秩序井然,商店与往常一样正常营业。这时,从大街上走来一群年轻人,他们手持木棍、扁担,一边走一边高喊着:“面包!面包!”的口号,朝州委大院冲了过来,门口站岗的警卫正欲上前阻拦,被冲在前面的几个人用棍子打倒了,于是人群一窝蜂地涌进了州委大院。

棍棒、砖头、石块雹点般地飞来,砸烂了岗楼,砸破了传达室的门窗,州委的干部正准备坐吉普车外出办事,刚开出几步远,就被挡住了,车被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住了,有人喊了一声:“砸!”顿时把车棚车窗全砸碎了,受伤的州委干部在车里还没有爬出来,小车已经被掀翻了,又有人用高喊着:“烧车,烧死他们……”

汽车的油箱被砸漏了,汽油流了出来,有人划着了火……在这紧要关头,警卫们和几名州委干部不顾一切地冲上去,救出了车里的人。

汽车烧着了,火光熊熊,浓烟滚滚……这时,冲进州委大院的至少有两三千人,不少人手里还举着老式步枪和猎枪,冲着州委办公大楼“砰……砰……”开了火,打得门窗冒出一股股白烟。

州委办公大楼是一幢土黄色哥德式建筑,一共有四层,楼内一百多名干部,用桌椅将门顶住,边守边退,当一层失守时,一部分干部从后院撤到了离州委不远的区党委大院内,一部分干部撤到楼顶,继续坚守。

闹事的人群抢了档案和秘密文件,砸烂了办公室。

州委干部守在办公楼的平台上,用冲锋枪向射击,下面的人攻了几次也没能攻上来,双方僵持住了。

几个小时之后,围攻的人群包围了离州委不远的区党委,人群中有人高呼“要面包!不要饥饿!”的口号,开始不顾一切的打砸抢。当时,乌拉尔军区副政委恰达诺夫带领工作组正在乌拉尔检查工作,听到消息后便从军分区赶到区党委。

恰达诺夫站到院门口的高台上,大声劝说:“大家不要受坏人的挑动!冲击党政机关是违法的!有要求可以按级反映,不要……”

“不要听他的,他和那些抢我们粮食的人一样是‘契卡’!”

“打啊,冲啊,打死他们!”在一阵喊叫声中,人群又朝大门冲来,恰达诺夫和区党委的干部们被迫退到了办公楼前,人群扒倒了铁栅栏墙冲到了院子里。

这时乌拉尔罕分区警卫连赶到了,红军士兵们举着枪连成一排人墙,挡住了冲击的人群。

仅仅过了几分钟,人群又冲了上来,警卫连开始后退并扫射起来,人群中也有人用步枪和猎枪开火,一时间枪声响成一片。

与此同时,乌拉尔军区的其它分区,都接到了来自各处的紧急电话和电报,当地政斧和军营都遭到了冲击和包围,要求马上派部队支援,但是上级的答复是没有部队,各地要依靠自己的力量防止事态扩大。

在山口,人群越围越多,不少人开始围攻守卫浮桥的红军士兵,一帮人拉倒了旗杆,扯碎了红旗,冲上了桥头……这时,对面方向开来了一长溜汽车,有客车也有卡车……有人喊了一声:“这是来接我们的!想去中国的冲过桥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