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担任了金龙奖的评委。
类似有动画奖项的颁奖礼很多,这个月还有厦门第2届金海豚奖,下个月还有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12月还有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奖……
田小鹏只需要锁定这些颁奖礼,不仅能找到人,还能很直接看到作品。
就比如上个月的金龙奖,他就认识了好几个不错的年轻人。
田小鹏没那么多技巧管理团队。
他要是有本事,他的十月数码工作室就不会濒临倒闭找下家了。
所以,他就直接打电话。
“洋芋啊,我是田小鹏!”
这个洋芋是他非常看好的动画人,他把手里的票投给这家伙了,可惜还是没拿到奖。
“你谁啊?我叫杨禹,不叫洋芋,什么事?”
那边满满的都是疑惑,一点也不像是装的,纳闷这人怎么有自己的手机号码,纳闷他找自己做什么。
该不会是诈骗的吧。
如果说这两天有什么社会新闻最火,大概就是有个张女士接到电话称其欠费2000多,然后告知她个人信息可能被盗用,并给了她“警方电话”咨询,一步步连环设套诈骗陈女士1000多万。
雾草,一千多万啊。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比要命还要严重。
很多人接电话都战战兢兢,唯恐一不小心就被骗走了口袋里的三十三块。
“咱们上个月金龙奖见过面,我是评委,你拿着个短片《打,打个大西瓜》参赛,我记得是提名最佳动画短片奖,有这个事吧?”
田小鹏耐心的解释了一下,并没有因为这个而生气。
他脾气很好,所以即便工作室经营不善,还是有不少人愿意追随他。
他最后想着把十月数码工作室卖给黑豆传媒,也是为了能补足拖欠大家的工资。
“你等一下啊,我看看……田小鹏,十月数码工作室是吧,咦,你的工作室怎么挂在黑豆传媒的名下?”
杨禹在那边翻找了一下名片,找到了田小鹏的那一张。
他的《打,打个大西瓜》非常出彩,再加上本身年纪还没到三十,因此不少人都高看他一眼,一趟活动下来,好几十张名片揣兜里。
只是杨禹对此不太上心。
他觉得还是应该凭借作品说话,所以名片收回来之后就随手一扔,根本没想打那些电话。
“没错,我的工作室被黑豆传媒给收购了。”田小鹏说道。
“哇,卖了多少钱?”
很显然,杨禹对八卦更感兴趣,顺便意吟一下如果自己有个工作室被黑豆传媒给收购了,那岂不是也和田小鹏一样发财。
“当时是两百万,不过我没要钱,换算成了黑豆传媒的虚拟股票,现在应该值三四百万了吧,这钱不是我一个人的,我们工作室大家一起分了。”
田小鹏没有隐瞒,反正虚拟股票的事情在业界也不是什么秘密。
黑豆传媒不打算上市了,推行全员持股计划。
虽然是虚拟股票,但是有不少人已经实现了自己给自己打工。干劲确实不一样了。
就连目前已经确定会于2009年10月30日上市的华姨,在风头上都被压得死死的。
没脑子的股民也知道,华姨是不会有什么前途的。
娱乐第一股必须得是黑豆传媒。
哪怕至今都没听说过关于他们ipo的消息。
“哇喔,涨得可真快啊,您找我有什么事啊,有什么活吗?”杨禹羡慕的胃疼。
《打,打个大西瓜》一个动画喜剧短片,他从04年创作到去年,足足干了3年零8个月。
在这3年零8个月里,家里仅有的收入就是母亲每个月1000块的退休金。
虽然《打,打个大西瓜》成功了,但是也没改变多少他的生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