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题主题,孤家。”
“作曲时间,半个时辰。”
没想到第三题的时间没有增加,反而减短了。
这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不过,前两题已经锁定胜局的组不怎么在意,反正进终试了,目的已经达到,赢朱萧索获得两重卑今境瓶颈突破又不可能,这一曲直接摆烂也没关系。
前两题已经锁定败局的组更是不在意。时间短点也好,早结束受罪。
只有一胜一败的组,急得焦头烂额,嘴上骂骂咧咧。
谪一仑额头已经渗出了汗水。若是在复试翻车,那他可真就丢人丢大了。
朱萧索赢了两题,不慌不忙。看到题目后,低眉沉思。
孤家?
前两题的国家和人家,还能比较好的理解,也能够找到合适的……借鉴。
可是,孤家要怎么写曲?
他的第一反应是孤家寡人。
脑中最先闪过的又是苏轼的名句。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又或者“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但他总觉得这些若是做了曲,也太凄苦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