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勉和言砚俱是一愣。
喻季灵手里攥着一封信,他皱眉道:“刚从上京得到的消息, 陛下已经驾崩半月有余了。”
乾德帝是个称职过头的皇帝,他好似一眼就能看穿人心中所想,以至于他未离世时,喻勉也不敢太过造次, 甚至,喻勉已经做好了等他驾崩之后再造次的打算。
喻勉不得不承认, 作为君主,乾德帝这一生实在是功大于过。
退外敌,乾德帝曾隐姓埋名深入军中,同崇彧侯一起建立军功,却敌百里。
平叛乱,乾德帝曾经亲手处置王氏谋逆之人,丝毫不顾及外戚之情。
定朝纲,乾德帝设立六合司与内阁,各方势力互相制约,朝堂风平浪静数十年。
可以说,除了乌衣案,这位君主的一生没有任何污点。
除此之外,这位铁血帝王最擅长的便是坐山观虎斗,官官制衡,于谈笑风生之间,将帝王之术玩的明明白白。
可是,乾德帝突然驾崩了。
喻勉心中有些恍然,他站在原地久久未动,旧帝驾崩,新帝登基,朝政未稳,这实在是喻勉回去掌权的大好时机,事实上,他原本也是这样打算的,只不过,他没想到乾德帝会驾崩的会这么突然,在他的盘算里,乾德帝驾崩少说也是得两年,三年,甚至五年之后的事情了。
“大哥。”
“大哥?”
“大哥…”
耳旁传来喻季灵的呼唤声,喻勉渐渐回神,他眸色幽深地抬头,似乎在通过同一片天空,窥探着上京的风云变幻。
天空传来高亢的雄枭声,喻勉注视着那一点越来越近,最终,喻勉抬起胳膊,一只海东青稳当地落在喻勉的左臂上,并且亲昵地拱了拱喻勉的臂肘。
喻季灵打量着这一幕,好奇地问:“什么?”
喻勉拆下海东青腿上的密信,回答:“上京的来信。”
当初离开上京,喻勉并不是毫无后手,朝廷中有他的人,虽然不多,却是够用。
信上寥寥数言,看起来写得很急,总结下来就是:上京各方势力蠢蠢欲动,盼君速归。
喻季灵担忧地看着喻勉,问:“你…要回去吗?”
喻勉沉思片刻,然后将密信放进香炉中,回答:“不回。”
喻季灵懂喻勉的为难,他知道此时回去能抢占先机,这样的话,喻勉离自己的目的也能更近一步。
但是喻勉拒绝了。
喻季灵试探着问:“是因为憬琛?”
喻勉缓缓呼出一口气,眸色叫人捉摸不透,他回答:“不全是。”
上京原本四方势力——擅长平衡之道的乾德帝,以江南江氏为后盾的太皇太后,结党营私的王太后,以及势弱却位于正统的东宫太子。
几个月前,太皇太后薨逝,宣告着江南江氏的没落,如今乾德帝也驾崩了,上京的势力便只剩下王太后与太子。
王氏看似跋扈却不足为惧,太子性格软弱却并非可欺——
说到底,上京如今缺了个主持大局的人,唯一能与喻勉抗衡的人是左明非,可左明非如今在喻勉手里。
喻勉垂眸,掩去眼中的算计之色,且让他们争去,他自会坐收渔人之利,并且抱得美人归。
喻勉看似平心静气地回了石室,他继续用内力滋养着白鸾尾,却不知何时走了神,待他察觉到自己真气乱了时,他已经控制不住体内四处乱走的真气了——
这是走火入魔之相。
恍惚间,喻勉想起离开上京前,乾德帝闲适地立在城墙上,云淡风轻地笑看着他:“行之,就离开了?”
喻勉肃然不动,淡淡道:“陛下召臣前来,所为何事?”
乾德帝微笑着捋了捋花白的胡子,看起来像个仁慈的长者,他问:“你还回来吗?”
喻勉不动声色道:“全凭陛下旨意。”
全凭陛下旨意,就像对白家一样,叛臣与忠臣,全在君王的一念之间。
“……”乾德帝仍旧笑意淡淡,他迎风而立,笑了几声:“你啊你啊,可真不像是崇彧侯教出来的。”
喻勉眸光微动,他眼中闪过一抹烦躁之色,平静道:“陛下,我师父已经故去很多年了,我早就不是他教出来的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