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解释了,为什么苏福生发达之后也不愿意和华人老板接触的缘故了。因为他这位”贫农”曾经被老板骗过。
苏浔道,“到了我父亲这一代虽然没有那样深刻的体验,但是到底是要尊重我祖父意愿,时间久了,便也习惯了与世无争,不理世事的生活。反正家里一切有代理人处理。也因此极少和外界打交道,就算交朋友,也是隐瞒身份。”
不理世事,与世无争?
这两个词儿听在屈先生和范先生耳朵里,都是一言难尽。
明明之前干的事情,可不像是脾气好的人。不过收放自如,确实像是能控制脾气的人。
苏浔又接着道,“到了我这一代,想法自然不同,我对外界是充满好奇之心的。特别是奉命回国认亲,我也有心在家族范围之外,创下一番事业。长辈扭不过我,也只能听之任之。却也不愿意给我太多帮助。本来我回国之后经营不错,家中也有心回来。可上次我招惹出的那么大动静,倒是引来不少麻烦,连我本人也被r国特务盯上,险些遇险。”
这事情,两人倒是没听过。
屈先生道,“所以你家中也因此,决定不再露面?”
苏浔道,“不瞒两位老先生,这也是我和长辈商议的结果。我并不希望我本人的经历为家中带来什么危险。况且两位老先生觉得,这样的情况是我一人露面好,还是全家都暴露更好?”
屈先生和范先生点点头,表示理解。
苏浔笑道,“如今我也算是创业小有成就,得到了家里的认可,可以代为处理一些事务,倒也不需要长辈亲自出面了。我既已经长成,自然要为家族分忧。两位老先生问我家族对外态度,我就可以回答,我们家是愿意与一切志同道合的朋友结交的,而我们对朋友的态度也绝对是真诚,不掺假的。这一点两位先生从我身边那些朋友就可以看出来了。”
两位老先生听完苏家这三代人的经历,倒是也觉得合情合理。
苏福生本人是贫农发家,也许有几分运气和眼界,可有些思想是根深蒂固的。
第二代被管着,思想大概也受到影响。
第三代含着金汤匙出生,想法自然更大胆。
不过他们也是严重怀疑苏家第二代也许是阳奉阴违,背地里暗中也是在外面经营别的事业的。不是真正的不理世事。否则上次就不可能那么从容应对。
范先生道,“听起来,你们家中也确实不容易。不过你祖父倒是教育有方,你们三代人代代都成才了。我倒是看着眼热啊。”
然后又问,“你这样年轻,你家长辈倒是也放心让你一个人在外面闯荡?”
这也是以比较委婉的说法,其实想说的是,你们家就你这一根独苗,就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