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儿,许多人都很庆幸能加入商会了。要不然连和这些人搭上边的机会都没有。
特别是这位苏总虽然挺出名,可是一般人都难和她说上话。以后合作机会可多了。看苏总如今到处投资的样子,以后项目就少不了。
光是在港城投资的那个项目就很大。
在众人心中畅想未来的时候,苏浔又提出了国际友谊商会对于会员的要求。
“在面对来自外部的恶意挑衅,阻挠商会发展等破坏行为时,会员有义务配合整个商会的行动,一致对外。如果做不到,将会自动退出商会,并且再不录取。”
听到这一句,众人心口一跳。
怎么说呢,这个规定其实很多商会也有,互惠互利,自然也要互相保护。但是真的执行的时候基本是没有的。没有谁会无聊的去和一个商会过不去。商会也极少会去动用整个商会的力量去对付谁。做生意嘛,大家都还是秉持着和气生财的想法。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此刻听到苏总说出这条规定的时候,莫名的就让人觉得,这一天似乎真的会到来。
商会真的会和人打上这么一场。
苏浔看向众人,“大家没有意见吧。”
这会儿当然没人会傻乎乎的站出来反对了。于是一致通过。接下来又是其它条款。
整个大会开了一天。
各种入会协议签订之后,才算结束。
晚上自然举办了盛大的晚宴。大家热热闹闹欢聚一堂。
苏浔在宴会上走了一圈,给足了会员们面子。才招待自己远道而来的朋友们。
不止港城那边朋友来了,苏浔在内地的朋友们自然都借此机会来凑热闹了。
孙庆来和许咏梅都是务实的,知道机会难得,忙着去和其他国外的商人交流了。借此寻找商机。
陈安莉一行人也没闲着,都去努力结交朋友了。
苏浔招呼她们入会的时候也说清楚了,要多交朋友,增强这个团体凝聚力。
苏浔则和屈老先生以及港城几个朋友聊天。
坐在沙发上,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屈老先生红光满面的。
屈老先生道,“今天这一天,估计都能凑成许多合作机会了。只要有了合作,我们这个商会就越稳固。”
苏浔道,“我有个想法,我准备在这边买地投资。新建商业区或者科技园。投资一些大项目。一来可以趁此机会多投资,二来也可以增强商会的合作机会。大项目里面涵盖各行各业的需求,更有利于加强凝聚力。”
屈老先生问,“你准备在哪里建?”
苏浔道,“自然还是纽约。这地方地皮虽然贵,但是地理位置却好。我们现在也不差钱。趁此机会早点圈地建设,正是合适的时候。”
她一句不差钱,还真是挺能说服人。
在场几人都不觉得她这话是假的。
上次大家确实跟着苏浔一起赚了一笔流动资金,也在看合适的项目呢。如果苏浔说的项目确实不错,大家还是很愿意一起投资的。在投资还是很不错的选择。
晚宴之后,众人回去,苏浔这些朋友自然跟着她一起回家住。
反正家里客房多,她也不会让朋友去住酒店。
到了苏浔家的庄园,众人喝了茶,孟耀荣又认真和苏浔谈论起她那个项目的想法。
在场的人都是和苏浔一起长期合作的,而且都还是大赚特赚,自然对和苏浔进一步合作有兴趣。
这也是苏浔长期的努力之下得到的成果。
换做别人,张嘴就是一个大项目可没人会理会。但是换做苏浔就不一样了,她说要投资,就会有人立马响应,支持她。
在自己人面前,苏浔也没搞那么多弯弯绕绕的,直接和她们说了自己的打算,就是要增强在市场的影响力。
“的市场地位如何,我们都不必多说了,这样一个重要的市场,我自然是不能放过的。所以在这里加大投资是必然的。”
她说着,看着大家,“在纽约修建一个商业区只是一次尝试,如果成功,我会在每个州都修建一个连锁商业区。以我们商会的会员涵盖的行业,这个商业区就不愁没有商家入驻。”
然后她又补充一句,“刚搞出广场协议,经济好转,这是个好时机。”
大家一想到遍布自己建设的商业区,心头也火热起来了。
江华敏道,“只怕会遇到阻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