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利奇兴奋地点点头,转头问祝兰道:“不等汗阿玛他们嘛?”
“你阿玛还有哥哥们估计都要再晚点才能回来呢,他们应该在外面就把晚膳解决了吧。”祝兰不确定道。
雅利奇煞有其事地点点头:“那我们先吃吧。”
玄烨带了一大帮孩子出去,如今驿站里面还留着的除了一个生病的策棱,六、七、八三个小阿哥外,就只有两个小公主了。
又因为额尔赫还在生病,祝兰也就没喊她一起来用晚膳,而是让宫人将暖好的膳食送到了她住的地方。
要的锅子也不是说上来就上来的,驿站里的厨子还在备菜,祝兰就先领了几个孩子进了熏暖了的屋子,让他们换了身上的衣裳,穿的轻便一点。
外头的雪又大了起来,天色也有些暗沉,雪压在树枝上面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屋外来来往往的宫人们都忍不住有些瑟缩。
这么冷的天......也不知道胤禛怎么样了。
祝兰一边带着孩子们吃着锅子,一边心不在焉地想着自己的大儿子。
翻过年就是康熙二十八年了,再过两三年他就要成婚了,时间还真是弹指一瞬间的事情。
胤禛此时此刻过得就没有待在驿站的几位弟弟妹妹舒适了,他同胤祉、胤祺站在一起,风雪拍在他们脸上,冻得生疼。
“汗阿玛什么时候才回去啊......”胤祉裹了裹自己身上的斗篷,感觉浑身冒冷气。
前方的玄烨正在同田边的百姓讲话,太子和大阿哥一人站在一边,两个人的注意力倒是没有放在眼前,而是全部落到的对方身上。
“三哥,如今恰是寒冬,近来又连逢大雪,恐怕接下来民生艰难。”
胤禛离玄烨等人略微近一些,听到的话语也多一些,端看汗阿玛如今的面色就知道恐怕今年这个年不太好过。
“那怎么办?要不要叫萨满来做个法?”胤祉还没来得及回话,只听见一旁的胤祺已经忧心忡忡地插话了。
胤祉:……
胤禛:……
这位五弟是不是真的缺心眼啊???
站在前面的玄烨都忍不住讲着讲着打了个磕巴,他是在和这农人交谈不错,同时他也时刻关注着身边这几个阿哥的反应。
乍一听胤祺这话,玄烨瞬间就噎了一下,不得不说这孩子确实是在宁寿宫待多了,人都变傻了不少。
他这话的意思倒也不是嫌弃这儿子,儿子还是好儿子,知道为百姓考虑,就是在某些方面不知道是不是受皇太后影响太深了,总觉得有些反应迟钝。
至于太子和大阿哥......
玄烨只能无奈地摇摇头,最近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这两孩子已经越来越看对方不顺眼了。
不过确实也不能带着阿哥们在风雪里面待太久,等玄烨将济南府的民生情况了解的差不多的时候,就带着他们原路返回了。
一回驿站,玄烨就立马下了旨意给山东巡抚钱珏:“比至山东,所经城邑,百姓扶老携幼夹道欢迎。朕问及连岁顺成,民生少得安业。”
“第思百姓足则国充裕,若期比户丰盈,比以少租减赋,除其杂派为先。”
“迩年以来,各省地丁钱粮已经节次豁免,山东地丁正赋,意欲来岁减除,兹因巡幸至此,特先谕该抚速行晓示,日传三百里,遐村僻壤咸使闻知,以副朕省耕问俗之意。特谕。”2
*
在济南府待了三五天之后,额尔赫的病也好的差不多了,玄烨便继续带着他们南巡。
初春时节刚至,水嬉舟动,晓风生暖,一汀烟雨杏花寒。
“常言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果真是名不虚传。”
祝兰在宫人们的搀扶下缓缓下了马车,春日的暖阳透过树叶的缝隙打到了她的脸上,斗篷披在身上已经有些热了。
他们这次住的倒不是驿站,而是一位姓王的知县家中。
玄烨带着众多阿哥在前院讲话,祝兰便被带着进了后院里。
迎面而来的是一位穿着绛紫色貂皮夹马褂的中年妇人,她的身边站着一名十六七岁的少女。
那少女穿着一件月白缎织彩百花飞蝶袷袍,粉腮红润,秀眸惺忪,如同清荷之露,秀雅清丽。
“给德妃娘娘请安。”那妇人应当就是王知县的夫人,身边的想必就是他们的女儿。
王夫人将身畔有些羞怯的少女带了出来,谄媚一笑:“这是小女幼宜。”
祝兰一愣,她上下打量了一下眼前的少女有些疑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